一般黄糖及白糖對人體無益,易帶來高血糖,刺激胰島素上升,導致肥胖或引發第二型糖尿病。但人工代糖亦不是最好的代替品。
有見及此,聰明的商人和科學家發現使天然代糖的契機,成為食品界的新商機。張艾利在今集的時事百寶箱和大家介紹,羅漢果的果糖是否能夠成為人工代糖的代替品。
要點:
- 近年市場上有含羅漢果糖份的產品出售,但原來羅漢果的果糖比一般砂糖及蔗糖甜更多。
- 在美國,羅漢果萃取物已經被視為可安全可食用,可應用於食物和飲料。
- 據《中國食品成分表》,每100克羅漢果大約有169卡路里。每個羅漢果大概是30-40卡路里。
READ MORE

【美食速遞】無花果與羅漢果
在澳洲,大部份人選購飲品時,都會在超級市場、便利店或咖啡室。但每次購買時,有沒有參考過飲品上的成份標籤呢?尤其是糖份指數(Sugar Level)。
市面上,有很多罐裝、樽裝及錫紙包裝的飲品聲稱不含熱量,不會影響血糖水平,亦不被人體消化或吸收,但其實含大量糖分。當中的甜味,由甜味劑(即所謂代糖)而産生,一般甜度比甘蔗的蔗糖高超過百倍。
營養師及醫生指出,過量攝取人工甜味劑,可能降低味蕾敏感度,心理上令人更加想吃甜食,從而有機會攝入更多糖分,令熱量吸收增加誘發肥胖,或增加患冠心病、中風及死亡的風險。
較健康的選擇,可用天然代糖取伐締砂糖及人工甜味劑。近年,市場上有含羅漢果糖份的產品出售,但大家可否知道,原來羅漢果的果糖比一般砂糖及蔗糖甜更多。
READ MORE
【時事百寶箱】食物標籤知多啲
羅漢果(Monk Fruit),俗稱「神仙果」,是「桂林三寶」特產之一。羅漢果煲水是價廉的潤喉聖品,低卡而且甜度高。
因此,羅漢果被拿來萃取出低熱量、高甜分的甜味劑,有特別的水果風味。近來,羅漢果也常被拿來和天然代糖「甜葉菊」(stevia)比較,頗受注意健康人士關注。
羅漢果的果糖,之所以被推薦為取代人造代糖,是因為其萃取物也可以被做成液態或粉末,對熱或酸鹼的耐受程度高,不像由胺基酸鏈組成的代糖,遇熱時味道隨之改變,讓甜味消失。
在美國,羅漢果萃取物已經被視為可安全可食用,可應用於食物和飲料。食品業界開始傾向各用天然的甜味劑,羅漢果糖與甜葉菊越來越受西方社會的飲食界歡迎。
READ MORE
【園藝趣談】羅漢果不易種
不過,要應用在主流商品上,採用羅漢果糖的成本依然昂貴,因為羅漢果的果糖必須由果實中直接取得,暫未有人工製造的方法可以取代。
由於羅漢果的種植方法有所局限,一年只有一次收成,要突破現階段的產量限制仍有困難。因此羅漢果糖暫時仍較少成為單一甜味劑使用,多數用於混合甜菊糖,以減少甜菊的青澀味。
READ MORE

食品評分系統:多星真的代表健康?
根據《當代藥用植物典》,羅漢果能清肺利咽及潤腸適便。另據《中國食品成分表》,每100克羅漢果大約有169卡路里。每個羅漢果大概是30-40卡路里。
如果以半個羅漢果製成5杯羅漢果水,每杯約有4卡路里。對於糖尿病患者,喝適量不太影響血糖值。不過,即使是天然甜味劑,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及肥胖者應注意攝取量。
隨著羅漢果的加入,代糖之健康爭奪戰已經展開。美國費城及西雅圖決定針對含糖飲料課稅,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也要求食品包裝上須標示添加了多少糖的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