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緬甸軍事政變後,首個軍人節(Armed Force Day),目前執政的軍政府昨天(3月26日)警告說,激進分子示威者有機會被擊中頭部或背部的危險,反對軍方的示威者呼籲,在軍人節發動大規模示威反對軍方奪權。
而在昨天的示威遊行中,軍隊又殺死了4人,在2月1日軍方發動政變之後的連番鎮壓行動中,據報已經有超過320人死亡。
緬甸國營電視台MRTV新聞頻道的播出軍方的警告:「你們應該從之前的眾多的死亡慘劇中知道,你們的頭部和背部很可能有被擊中的危險」。
這段警告並沒有具體說明,軍方已下達對示威者的格殺令,軍政府此前曾試圖暗示,一些致命的槍擊事件,是示威者所致。
軍政府表明,軍方決心防止在軍人節前後受到任何干擾。
在過去個星期,由於美國和歐洲先後對緬甸實施制裁,國際上對軍政府的壓力有所增加,但俄羅斯卻為緬甸軍方提供支持,並表示希望加強聯繫。
自政變後,示威者幾乎每天都上街抗議,有報道指,全國在昨天都有示威抗議活動,包括曼德勒、實皆(Sagaing)省以及克倫(Karen)和欽(Chin)邦。
有目擊者說,軍隊在南部小鎮邁耶克(Myeik)向揮動黑旗的示威者開槍。
目擊者向路透社表示:「有兩人被頭部射殺死亡,我們無法拾回(第三)具示威者遺體,因為那裡有許多軍隊。」
另一位目擊者表示,他已經看到了第四具遺體。《緬甸時報》消息稱,邁耶克鎮有4人喪生。
根據援助政治犯協會(Assistance Association for Political Prisoners,AAPP)數字顯示,截至星期四晚上,在幾個星期的示威衝突中,至少有320名示威者被殺。
當中有至少有25%的人,是頭部中彈死亡,令人質疑軍方是故意殺人。
軍方發言人沒有回應有關評論。
聯合國緬甸問題特使布爾格納(Christine Schraner Burgener)表示,軍隊的目標已轉到所有反對的民眾。
布爾格納在聲明中說:「婦女、青年和兒童均被殺害。」
俄方繼續支持
即使西方多個國家均譴責了緬甸軍方發動政變和鎮壓,但俄羅斯表示,希望加強與緬甸軍方的聯繫。
據俄羅斯塔斯社(Tass)報道,俄羅斯國防部副部長福明(Alexander Fomin)星期五會見了緬甸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Min Aung Hlaing),並表示緬甸是莫斯科的可靠盟友和戰略夥伴。
近年來,俄羅斯和緬甸之間的國防關係不斷發展,莫斯科為數千名緬甸士兵提供訓練,並向軍方出售武器。
莫斯科對緬甸軍政府的支持起了重要作用,因為它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聯合國安理會原定發聲明,譴責緬甸軍方發動政變,但有報道指,受同樣是常任理事國的中國阻撓,聲明最終只是譴責針對緬甸示威者的暴力。
而今次訪問是在美國、英國和歐盟對與緬甸政變相關的團體和個人,實施新制裁之後進行。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