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爾本大學中東問題專家表示,耶路撒冷是一個。她說:「耶路撒冷是三大亞伯拉罕宗教(即猶太教、伊斯蘭教及基督宗教)的信仰核心,因此任何對於耶路撒冷的言論都會觸發起激烈的政治爭論。」以色列在1948年阿以戰爭(又名「第一次中東戰爭」)中成功佔領耶路撒冷西部,其後亦在1967年六日戰爭(「第三次中東戰爭」)由約旦手上奪得耶路撒冷東部的控制權;自此,以色列便將整個耶路撒冷城鎮視作其「永恆的首都」,在當地設置主要政府建築物。但巴勒斯坦則一直希望將東耶路撒冷作為其日後的國家首都。故此,耶路撒冷地位問題便成為了以色列及巴勒斯坦和平進程的一個重大障礙。
對於這個問題,國際社會過去數十年均未有改變立場。畢竟,耶路撒冷問題一向被視為以色列及巴勒斯坦劃分國土邊界談判過程的一個主要議題。聯合國的聲明指出,在任何協議下,耶路撒冷將可以是以巴兩國的共同首都;而大部份國家亦因此跟隨這個處理方法。有13個國家曾經在耶路撒冷設置大使館,直至聯合國在1980年達成決議,要求有關國家將其大使館搬遷。此後,耶路撒冷便沒有外國大使館,直至最近。在2017年推翻美國長久以來的外交政策,宣佈履行其承諾,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並將美國駐以大使館由特拉維夫搬到耶路撒冷。說:「以色列是一個主權國家,擁有與其他主權國家同等的權利,決定首都的選址。」他又表示,此舉是以巴兩國實現和平的必要條件。其後,有跟隨美國的做法,包括澳洲。
READ MORE

【時事百寶箱】耶路撒冷爭議:特朗普火上加油
總理莫理遜最早是在2018年10月舉行,提出有關建議;該選區選民中有12%為猶太人。當時表示:「我們全力支持兩國方案,但坦白說,達成這個目標的進展卻相當緩慢,亦不如想像中順利。我們不能不作改變但期望得到一個不同的結果。」但中東問題專家索斯諾斯奇則認為,如果澳洲的目標是透過談判協商解決以巴衝突,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並非一個理想的辦法。她指出,搬遷大使館將很大可能激怒很多穆斯林社群人士,因為此舉實在展現出對以巴衝突的本質理解不足。
澳洲以穆斯林為主的鄰國 - 印尼 - 一向是巴勒斯坦的堅定支持者,並早已表達其澳洲搬遷駐以大使館計劃的不滿。10月底,前總理譚保前往印尼峇里島出席一個國際論壇期間會見印尼總統佐科威;對方向他表達了,印尼方面「嚴重關注」澳洲任何對耶路撒冷地位問題政策的改變。而譚保會後亦向記者表示,「如果此舉正式得到落實,將會引發起印尼的極大負面反應。這一點是無可置疑的。畢竟,印尼是全世界最大的穆斯林國家。」
除此以外,巴勒斯坦有政策顧問亦呼籲其他阿拉伯國家,一旦澳洲落實搬遷駐以色列大使館的選址,應該向澳洲實施經濟制裁。巴勒斯坦解放組織(PLO)一名高級官員沙阿斯(Nabil Shaath)表示,沙特阿拉伯是澳洲最大的肉類出口國;他已向沙特官員表示,當局應向澳洲表明立場,威脅可能會尋找澳洲以外的其他供應國,進口肉類。索斯諾斯奇亦補充,美國將駐以色列大使館搬到耶路撒冷已經觸發起加沙地帶及西岸出現越趨頻繁的抗議活動,甚至是暴力事件。她強調,在這些國際外交政策改變過程中,制定政策者往往會忽略當地因有關決定而受害的平民百姓。
READ MORE

【兩面不討好!】以色列批澳洲分裂耶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