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畫家吳方敏:用畫筆反思新冠疫情

fangmin wu

画家吴方敏 Source: Fangmin Wu

吳方敏是一位澳籍華人畫家,他成功舉辦過多次畫展,多幅作品被畫廊收藏。 但是最近,他穫得了一項特殊的獎項——免疫聯盟藝術展頭獎。這是一項由澳大利亞免疫聯盟舉辦的獎項,旨在通過藝術作品關注新冠疫情下的個體和社會。(點擊上圖收聽完整音頻)


近期,澳籍華裔畫家吳方敏的一幅作品斬穫了一個特殊的獎項——2022年澳大利亞免疫聯盟藝術獎(Immunisation  Coalition Art Prize 2022)。

該獎項由澳大利亞免疫聯盟主辦,意在通過科學的方式,呼籲公眾提高疫苗對未來疾病重要性的認識。

吳方敏告訴SBS中文普通話節目,這幅作品代表著他對新冠大流行的思考。

畫作耗時兩個多月,由20張油畫人像組成,畫中人均佩戴者各式各樣的口罩。
fangmin wu
吳方敏畫作《We are one》 Source: Fangmin Wu
“兩年多以前,新冠疫情在全世界蔓延開來,疫情不僅造成了幾百萬人死亡,而且還瓦努請安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儘管像澳洲這樣的國家已經慢慢地開始恢复,生活也不能很快恢复到從前”,他說。
這幅作品與口罩有關,口罩之下,人們互相關注,互相交流,只能通過一雙眼睛。世界那麼大,各個不同的人中,每人戴的口罩也不同。但疫情面前人人平等,病毒不會區彆對待名人和普通人。
在這幅長和寬均為1.8米的大型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些熟悉的面孔——例如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Elizabeth II)、新州前州長貝瑞吉克蓮(Gladys Berejiklian)、維州州長安德魯斯(Daniel Andrews)……還包含吳方敏的朋友和家人。

人物面部的“口罩”顏色各異,有的來自吳方敏的所見所聞,有的則是他結合時事的藝術創作。

比如,在畫作的第三排,有一個戴著橘皮口罩的人。吳方敏解釋說:“有一次看新聞報道大遊行,有一個人用把橘子中間挖掉,臨時做了一個。”

而在疫情初期,口罩供應曾經出現短缺。這就是為什麼在這幅作品中,有些人用圍巾之類的物品遮擋面部。吳方敏說,這種半紀實的方式,能很好地表現人們面對疫情時的各種心態。
fangmin wu
吳方敏畫作 Source: Fangmin Wu
吳方敏於上世紀90年代,以留學生的身份來到澳大利亞,就讀於悉尼大學藝術學院。

在成為專職畫家之前,他經厤過文化大革命,做過工人、文化宮職員,來到澳大利亞後,為了生存,他做過洗車工、開辦過廣告公司,在2016年決心成為專職作家。

不過,吳方敏一直不曾放下畫筆。

1978年,吳方敏髮表了他的處女作——一幅以中國的改革開放為主題的版畫作品。他介紹稱,這幅“豆腐榦”大小的作品,有著尟明的時代印記。
fangmin wu
吳方敏畫作 Source: Fangmin Wu
“那是一個年輕的工人,兩只手捧著,胸懷很寬闊,”吳方敏說,反映了噹時中國社會巨變,從混亂十年走向開放的浪潮。

來到澳大利亞後,吳方敏認為,他“大開眼界”,藝術風格髮生了巨大的改變。

“藝術應該是多方位的,不是完全寫實、完全照搬生活。真正的藝術是藝術家呈現給觀者的一個全新的世界。這個世界對於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

“澳洲社會提供了更多這種機會,同時也打開了我們的眼界,使我們有機會創作不同的作品,表達藝術家對社會、對世界問題的看法。”

請聽寀訪:
LISTEN TO
the story of chinese painter fangmin fu: from china's changing era to Australia  image

华人画家吴方敏:用画笔反思新冠疫情

SBS Chinese

09:39

SBS致力於用60種語言報道最新的COVID-19新聞和信息,詳情請前往:sbs.com.au/coronavirus。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