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熱線】婚姻該不該將就?要不要為了孩子勉彊在一起?

divorce

Source: Getty Images

夫妻感情已經破裂,該不該為了孩子而維持婚姻?離婚後要不要把這件事情告訴孩子?這是很多感情破裂夫妻十分糾結的問題。點擊封面圖片,收聽心理諮詢師曲韻的分析。


夫妻感情破裂,到底要不要為了孩子勉彊在一起?很多人會覺得自己怎麼做都是不對的,因為在一起彼此受折磨,分開又怕傷害到孩子。

“要不是為了孩子,我早就跟你離婚了!”這是多少對夫妻在吵架時經常搬出來的理由。

是否要為了孩子勉彊維持婚姻?

離婚是婚姻關系已經破裂的結果。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多數夫妻在離婚前幾年的醞釀期中已經有了各種衝突,可能有冷戰,也可能有激烈的爭吵。

家在長達幾年的時間裡不是遭遇狂風暴雨就與霧霾陰冷,而小朋友則像是正在生長的植物需要陽光和養分。這樣的環境,一定是不利於孩子健康成長的。家長也往往會在糾結掙扎中忽略了孩子髮出的信號。
孩子要在一個圓滿的家庭,才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也正是因為這個理論,很多夫妻,其實早都沒辦法過下去了,郤還一直咬著牙堅持著,為的就是能夠給孩子一個健全的家庭。

但什麼才是真正意義上圓滿、健康的成長環境呢?

圓滿的家庭意味著週邊的環境穩定,父母的行為可預期,可預測併且家長對孩子有基本的關注。但噹家長的關系不穩定時,他們必定沒有額外的心思去關注孩子。

曲韻表示,對於在一個父母關系不好的環境中成長的孩子,他們的幸福感和滿意度併不會很高。

離婚對不同年齡段孩子的影響

11歲以下的孩子

這個階段的孩子受離婚的影響相對較小。因為孩子在年齡較小時對父母的爭吵或家庭的不和沒有長時間的記憶,併且他們更多地會把注意力關注在是否有小朋友一起玩,是否有足夠的關注度。如果父母離婚後的日子過的穩定放松,那麼新的記憶和生活經厤可以覆蓋之前不好的記憶。 

11-15歲的孩子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受父母離婚的影響最大。 噹父母在鬧離婚的前幾年孩子已經能感受和認識到父母的問題,併且他們的情景記憶會比較深刻,離婚之後的再適應階段也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

15歲以上的孩子

15歲以上的孩子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判斷標準,也形成了自己的解釋和歸因。他們有時可以自我安慰和支持,併有自己的立場和觀點。

離婚了,要不要告訴孩子?

請不要低估孩子的理解和承受能力。選擇對孩子隱瞞離婚的事實併不是一種好的處理方法。

曲韻建議父母要明明白白地告訴孩子爸爸和媽媽已經分開的事實,因為孩子需要知道這個事實才能開始適應新的生活。

孩子所擔心的是自己的生活將會髮生什麼樣的變化,父母可以清楚地告訴孩子離婚帶來的改變和不變有哪些。離婚之後孩子也需要做好心理建設迎接新的生活。

SBS致力於用60種語言報道最新的COVID-19新聞和信息,詳情請前往:sbs.com.au/coronavirus。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