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點:
- 黎巴嫩大爆炸引發反政府示威
- 示威者要求政府全面改革
- 以法國為首的大國達成協議,將援助超過4億澳元以助黎巴嫩
- 在接受援助前,黎巴嫩政府需聆聽公民訴求
- 土耳其會借出港口並向黎巴嫩人發出公民身份
上週在黎巴嫩首都貝魯特港口發生的大爆炸,觸發了持續的反政府示威。
有示威者向警察投擲雜物,又有人試圖衝擊議會大樓周邊路障。然而,一切的衝突亦由上週二(8月4日)發生的大爆炸觸發。
示威者誓言:除非政府推行全面改革,否則他們誓不罷休。
抗爭者表示:
他們想要一場革命,革命意味鮮血。要麼就是對方殺死他們,不然就是他們殺死對方,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在貝魯特發生的是起義而不是革命。
街頭上成千上萬的公民都充斥著這種憤怒,決心集結共同反對使該國的陷入經濟及政治困境的政府官員。
貝魯特的一場爆炸,造成150 人死亡,數千人受傷,更使近25萬人無家可歸。這裡的人民正努力面對這一場災難帶來的後果。
但並不是在這市中心廣場的每一位都認為暴力是唯一答案。
另一名抗爭者說,武裝部隊絕對令我失望,但他亦不得不說,在某程度上,他亦對人民的表現感到失望。因為他希望以更和平的手法表達。他表示明白大家的憤怒,他亦為此生氣,但他更期望減少傷亡。
爆炸的後果亦蔓延至國會,為國會帶來了震盪。新聞部長、環境部長及三位國會議員亦宣告請辭。
新聞部長薩馬德(Manal Abdel Samad)表示她是因政府無所作為而決定辭職。
薩馬德話,鑑於貝魯特爆炸造成的巨大災難震撼了國家,亦傷害了大家的心靈,對於死傷者、失蹤者和流離失所人士蒙受的痛苦,以及回應公眾要求改變的意願,她宣佈辭職,亦希望黎巴嫩早日復原、保持團結、繁榮與穩定。
為了應對黎巴嫩日益嚴重的危機,來自世界各地的領導人也正在加緊援助這個陷入困境的國家。
在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與聯合國聯合召開的緊急援助會議上,包括澳洲,美國,英國和歐盟在內的世界大國承諾提供主要資源,以幫助黎巴嫩重建。
在視像會議中,馬克龍向各國領袖重申各方援助何其重要。
法國政府表示在會議結束後,已確認各國將會提供多於4.15億元的援助。
各國亦同意,此筆援助將用作黎巴嫩長期復甦。而黎巴嫩政府必須要聆聽該國公民要求後,才可以使用該筆款項。
美國總統特朗普亦出席了會議,並認為要協助大爆炸進行獨立調查。
根據白宮發表聲明,特朗普同意和平抗議者提出透明、改革與問責的合理請求。
土耳其亦願意為黎巴嫩提供協助。而且在貝魯特港口重建前,願意開放其地中海港口梅爾辛港,用於接收外界運往黎巴嫩的物資,提供清關及倉儲服務,送入黎巴嫩。
土耳其外長恰武什奧盧在週日到訪爆炸現場時被當地人包圍,紛紛向他大叫親土耳其口號。
他向人群表示,土耳其將向居住黎巴嫩的土耳其後裔授予公民身份。
恰武什奧盧話,上帝願意,將土耳其的公民身份授予那些自稱自己為土耳其人或土庫曼人並且沒有公民身份的兄弟。這是我們總統直接給我們的命令。
黎巴嫩總統奧恩不願意接受任何類型的國際調查,但隨著壓力續漸升級,其立場可能會改變。
相信除現已辭職的國會議員,未來將會有更多人請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