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對話後浪之走近科學的最高光的部分沒想到提前到來。在嘉賓Lilian提出的曾經困擾過自己的,如何面對理論轉向實踐的艱難困阻時,姚麗娜老師給出了讓所有人為之感動的答案。在姚老師看來,枯燥的科研也是聚沙成塔的過程,但是只要努力一直存在,成功的可能性就會存在。作為科研領域中的一粒微小沙粒也很有意義。例如像現在大學任教,傳承知識,不斷的傳承就會生生不息。為了未來未知的爆髮,這樣的積累是很有必要的。科技樹的點亮需要有人不斷的澆灌看護,方能生長。
嘉賓David提出了一個相噹有營養的問題:在我們幾位大學老師迄今為止的教學生涯中,海外尤其是海外華人學生與本地學生在澳洲大學中的學習特點各有什麼不同?幾位老師的答案幾乎完全一致,而且與我們平時想象的答案出入還不小。海外華人學生和本地大學生的學習方式和習慣究竟如何呢?不妨來仔細聽聽各位老師的分享,看看海外學生與澳洲本地大學生的差異在哪裡,又有哪些方面是值得我們去學習、借鑒,甚至是調整的。
CS、AI在澳大利亞被政府重視嗎?孩子如果學習CS和AI將來的應用領域和前途如何?這不僅是我們嘉賓David所關注的,相信也是很多學子和收音機前家長朋友們相噹關心的。學以致用、學有所長,希望我們的聽眾朋友們在《對話後浪》輕松的談話中,更能夠多多少少為自己和家人找到一些方向。噹然,還是那一句話,未必只有學CS和AI才有前途,興趣愛好才是最好的老師,這也是澳洲這片自由的土地給我們每個人提供的最好選擇。
歡迎收聽澳大利亞最親民的中文聊天類節目-《對話後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