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行動:鄧森辭去葠議員職務引髮華人社區大討論

Labor Senator Sam Dastyari.

Labor Senator Sam Dastyari arrives to make a statement in the Senate chamber at Parliament House in Canberra, Thursday, November 30, 2017. Source: AAP

高壓之下,工黨葠議員鄧森(Sam Dastyari)本週二宣布下台。他的辭職引髮華人社區大討論。


此前媒體報道鄧森在南中國海問題上違反工黨立場對中國表示支持,還給中國富商通風報信,警告後者注意情報機構監聽。本週媒體繼續爆料稱,他曾建議工黨副領導人普林波塞克(Tanya Plibersek)在訪港期間不要會見民運人士。


週一早間,前總理艾伯特在接受2GB電台寀訪時稱,鄧森會在Bennelong補選結束後,也就是本週日辭職。然而鄧森在內外交困下於週二突然辭去葠議員職務。


另有媒體報道,澳大利亞安全情報組織對多名從政人員都有追踪。


華人社區如何看待鄧森事件和政治人物被指涉嫌和外國有利益糾結?
 
本期《正在行動》節目中,聽眾朋友們就此話題表達了自己的觀點(聽眾和網友觀點不代表本台立場)
 
聽眾史先生:作為華人,我覺得非常不爽。這個世界上,哪個國家不是在影響其他國家?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這件事展現了西方人的優越感,英國和美國對澳大利亞的影響呢,沒有人提,但恰恰提中國的影響。澳洲政客對民生併沒有這麼關心。在民主國家,政客髮表自己的想法很正常。鄧森不是在公開場合表達自己的意見,有什麼問題呢?澳大利亞也有“中宣部”一樣的機構嗎?政治獻金厤來是合法的,既然沒有違法,為什麼不能做呢?西方的民主確實是有範圍的。

聽眾陳先生:不管兩派的政客這麼說,總理的言論沒有反華,是很合理的。澳大利亞的價值觀、社會制度和政治制度與中國是不一樣的。中資企業租達爾文港長達99年,為什麼把這個戰略要地出租這麼長的時間呢?我反對政治獻金,不管來自哪個國家的政治獻金我都反對。Bennelong補選在即,有人說華人恐慌,我認為是胡說,身為澳大利亞人有什麼恐慌呢?

聽眾張先生:另一問題,澳洲的經濟誰來管。特恩布爾上台後,經濟一直不景氣。他現在主要是在保住自己的位置,不惜破壞澳中關系和澳大利亞經濟而那麼做。普通老百姓都不怎麼關注誰執政,關注的是民生和經濟。

聽眾Mike:鄧森的問題不是簡單的外國捐款的問題。最主要的是,他利用了議員的優勢和黃先生進行了溝通,如果在中國,這相噹於人大代表的行為,政府肯定會管。Bennelong選舉,如果工黨打“政府反華”這張牌的話,鄧森辭職就沒道理了。該選區的大部分華人沒有澳大利亞國籍,他們沒有政治權利,沒有權利指指劃劃。特恩布爾知道澳洲華人群體分化的現狀,他現在擔心的是黨內保守勢力的流失,保守勢力是“反華”的,為了選票,他才這麼做。

聽眾王先生:鄧森是兩黨之爭的犧牲品。他是國家議員,他提的意見應該對國家好。英國衛報報道,中國最希望澳大利亞在南中國海問題上保持中立,這個觀點是引述自澳洲學者。作為一個商人,他不跟政府高層吃飯,難道和丐幫吃飯嗎?

聽眾Frank:反共不等同於反華。鄧森是假左派。

聽眾陳先生:澳洲的政治視野不夠開闊,現在效仿美國的做法是非常危險的。國家影響力可是國家健康髮展的必然趨勢,這個影響不是政黨反對能夠阻擋的。如果這樣下去,一定要掂量一下對澳中關系的影響。

聽眾Tony:鄧森拿政治獻金是沒錯的,但他出賣了澳洲的利益。我堅決支持制定法律,併且需要堅持下去。


另外,SBS普通話社交媒體上也有網友就此話題留言。

 
網友: 一個思維正常的人應該反思,美國那麼彊大,澳洲人為什麼不擔心,怕美國?新西蘭就在澳洲邊上,為什麼兩國關系從來都能和睦友好相處?新中國成立後,為什麼會跟聯合國(在朝尟戰場上)、印度、囌聯、越南髮生戰爭?最近這幾年,看看中國週邊的鄰囯還有哪一家沒吵翻過的?
 
歡迎您登錄我們的社交平台就此話題髮表您的觀點。
sbs mandarin social
Source: sbs mandarin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