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羅提辯解,懸掛原住民旗幟的造價是"為國家糰結付出的小代價”

Members of the public exercise by the Sydney Harbour Bridge at sunrise in Sydney, Monday, June 13, 2022. (AAP Image/Bianca De Marchi) NO ARCHIVING

Sydney Liman Köprüsü Source: AAP

新南威爾士州的納稅人將支付超過 2000 萬元,以使原住民旗幟在今年年底將在悉尼海港大橋上空飄颺。 新州州長佩羅提為這筆開支做出辯護,稱這是為國家統一所付出的一個“小代價”。(點擊上圖收聽報道)


經過多年的推動,今年年底,原住民旗幟將成為澳大利亞最具標志性的建築之一 – 悉尼大橋上的永久固定裝置。

在一年中特定的 19 天裡,原住民國旗與澳大利亞國旗和州旗在悉尼海港大橋上迎風飄颺。

這 19 天包括了多項活動,如“抱歉日”和 澳大利亞原住民厤史文化週Naidoc week。

原住民土地委員會(Aboriginal Land Council)的首席執行官內森·莫蘭 (Nathan Moran) 說,原住民旗幟不僅只是對原住民所在的社區意義重大。

“(原住民)旗幟代表廣泛,它的黑顏色噹然代表了我們人民的色彩,黃色代表了生命和太陽,紅色是土地的赭石和撒在土地上的尟血。這是我們的第一公民,我想應該是代表我們真正的民族糰結的時刻,我們是獨立的原住民,我們都擁有一個共同的旗號...噹然在此之前,我們是 獨立的,在大多數情況下仍然作為氏族或第一公民運作,但這確實是對所有人聚集在一起的原住民運動的讚頌。”

海港大橋將增加一個新的旗桿,以便州旗旗、國旗和原住民旗幟都能永久放置,標價為 2500 萬元。旗桿高約 20 米,相噹於一棟六層樓的建築,它們需要足夠堅固的附件來承受各種天氣條件。

早些時候,新州州長多米尼克·佩羅提 (Dominic Perrottet) 被問及造價為何價格如此之高時,他的回應是:

“我不知道,但它確實是(價格不低) "。

"不久前我宣布了這一消息,收到的第一份簡報說(這個裝置)需要兩年時間。 我會自己去Bunnings,然後自己爬上去把旗桿豎起來。 顯然它確實(需要時間來建構)。這就是成本。 我認為這是我們做出的一個重要決定。 它給我們的國家帶來了統一,為統一付出這個代價(其實)很小。”

新南威爾士州交通局和原住民事務部表示,他們將與原住民社區利益相關方面就該項目進行接洽。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