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時,全球不少科學家都致力研究海水淡化技術,希望可以解決全球淡水資源和供應問題。
今年,澳洲著名大學 Monash University 發表一項研究報告,研發出太陽能海水化淡技術,只需 30 分鐘就能達到海水化淡的效果;所需能源更少,效果更著。
張艾利在今集的時事百寶箱和大家分享,物料科學和太果陽能如何應用在海水淡化技術上,為人類帶來更多潔淨而安全的飲用水。
要點:
- 海水佔地球的全部水量約 96.5%,但人類基本的需求是淡水而非海水。
- 人類之所以不能直接飲用海水,是由於濃度偏高的海水可能會造成人體細胞受損。
- 科學團隊成功研究新技術,快速又環保地將海水化淡。
READ MORE

【擴建海水化淡廠】雪梨水費將大幅上漲
作為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的地球,充滿許多神祕之處。人類的遠古祖先最早是誕生於海洋之中,經過億萬年的進化逐漸來到陸地。
但奇怪的是,從海洋進化而來的人類卻不能直接飲用海水,這是因為海水是名副其實的「液體礦產」。
原來,平均每立方米的海水中有 0.0357 噸的礦物質,其礦物質含量遠遠超過人體可承受的標準。如果人類大量飲用海水,會破壞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嚴重時還會引起中毒。
有人把地球稱為「水球」,因為它基本上有 71% 的表面被水所覆蓋。而海水佔地球的全部水量約 96.5%,但是人類基本的需求是淡水,而不是海水。
人類之所以不能直接飲用海水,除了是因為海水口感不好,讓舌頭及喉嚨難受之外,濃度偏高的海水也可能造成人體細胞受損;而海水複雜的成分也會影響人類身體的健康。
不過,目前要興建海水化淡廠成本高昂,而且要處理化淡過程的副產品(例如鹽和雜質)的部分也不簡單,所以對於開發中的國家與偏鄉地區來說,屬於極大的挑戰。
若是採用蒸發技術,以高溫脫鹽,需要消耗大量能源,而且清洗機件等工序花費浩大。
其實,海水的含鹽度高低,實際上與海域所處的地理位置、氣候環境、和沿岸周邊環境等因素有直接關係。

Source: NITV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資料,全世界約有 20 億人每天沒有純淨飲用水供應。
若是喝到污染的水,也會有罹患霍亂、痢疾等疾病風險。這種狀況將有可能持續,預計 2025 年後逐漸惡化,足以顯示純淨水對人類的重要性 。
今年,澳洲 Monash University 的科學家團隊,就發表了一項全新的太陽能海水淡化技術,可以快速又環保地將海水化淡,過濾水裡的鹽份和污染物,消耗的能源也比過去的技術少。
今次開發的太陽能海水化淡技術,由研究團隊自行研發的 PSP-MIL-53 的新型 MOFs (metal-organic framework),可以捕捉海水和鹹水裡面的鹽與雜質,過濾水中含有的污染物,從而生產大量淡水使用。
READ MORE

雪梨重啟海水化淡廠!你要知道的事
MOFs 屬於一種透過物料科學製造的材料,可以在 30 分鐘內吸收各種分子與粒子,過濾後的水質達到世界衛生組織 (WHO) 的指定標準,令人類可放心飲用。
此外,清洗的方法也十分的簡便快捷,僅需放在陽光下 4 分鐘就能重複使用。
MOFs 是一種經常應用於碳捕捉、各式電池電極與催化劑,具有超高覆蓋表面積,若將一茶匙的 MOF 攤平,面積可覆蓋接近足球場差不多大的表面。
研究團隊將 MOFs 放入水中、曝曬陽光後,只要 30 分鐘左右,就可將水中總溶解固體從 2,233ppm 降至 500ppm 以下,比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安全飲用水標準 600ppm 還低。

Source: AAP
研究人員又指出,1 公斤的 MOFs 每天能生產 139.5 公升的淡水。
Monash University 研究團隊認為, MOFs 可持續應用於未來海水化淡的研究技術上。
今次大學這項研究,成功地證明 MOFs 是一種節約能源的物料。這種對陽光有反應的科學材料,有可能進一步實現應用於提取礦物及其他再生能源上。
READ MORE

【擴建海水化淡廠】雪梨水費將大幅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