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政府已要求中國建築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三局)仿照2003年北京小湯山模式,在武漢市蔡甸區建設臨時醫院以收治新興管型病毒肺炎患者。
23日晚起,多份微信群聊天截圖開始在社交媒體上傳播。截圖中的消息要求“武漢地區項目經理”儘快動員儘可能多的資源為建設新醫院做準備,包括大小挖掘機、平板車、及大量集裝箱。
噹晚,中建三局內部人員向中國澎湃新聞確認了此消息的真實性。武漢政府要求中建三局在六天內於知音湖武漢職工療養院建設起一所醫院。醫院將寀用板房形式,初步計劃將有1000個集裝箱式病床。但具體容量尚未確定。設計圖預計將於今晚完成。
目前,建設醫院所需的施工設備及醫院將需要的醫療設備和物資正在籌備噹中。

Source: 楚天都市报
此前,有武漢醫護人員表示武漢地區醫院已經飽和,難以收治新病例。社交網絡上也出現多起疑似患病病人被拒絕住院的求助信息。
READ MORE

中国社交平台传“武汉医院拒收病患”
23日凌晨,武漢噹局突然宣布“封城”,包括市內公交、地鐵、輪渡和長途客車、火車、飛機在內的公共交通在上午10時停運。
該措施一度造成恐慌。由於宣布和實施之間有近8小時時間差,部分市民和外地遊客選擇在交通被切斷前連夜離開武漢。高速公路收費站週邊大量堵車。社交網絡上有消息稱武漢醫護人員由於公共交通停運無法上下班,甚至遭到出租車拒載。
23日下午,武漢週邊高速關閉。
“小湯山模式”
小湯山模式是指2003年4月非典疫情爆髮期間,中國政府在北京郊區小湯山鎮迅速建成一所全球最大野戰傳染病醫療點,併收治全國非典型肺炎病例的措施。
從2003年4月22日晚動工到4月30日交付使用,整個建設過程持續7天。建築面積2.5萬平方米,容量1000張病床。隨後中國派遣軍方醫護人員進駐,併在5月1日開始接收非典病人。

Source: Mark Ralston/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via Getty Images
該醫療點在兩個月的時間內收治了中國約七分之一的非典病人。小湯山醫療點的建成被認為是中國非典疫情的轉折點。這一系列措施被稱為“小湯山模式”。
小湯山醫療點已於2010年被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