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處貸款 料三萬中國買家無力交割樓花

由於海外收入存在造假等問題,澳大利亞審慎管理局 (APRA) 要求各銀行收緊規定,不再承認海外收入,業界擔心會造成大批海外買家購買的樓花無法交割。

Residential and comercial buildings in Sydney, Monday, June 2, 2014.  House prices have suffered their largest monthly fall in five years, with the federal budget a likely contributor. (AAP Image/Joel Carrett) NO ARCHIVING

Residential and comercial buildings in Sydney, Monday, June 2, 2014. Source: AAP

儘管有銀行業人士指出,海外收入買家的違約率出奇地低,但分析指澳洲意在減低過度依賴中國買家所構成的風險。

澳洲廣播公司(ABC)引述北京的一名物業顧問David Wang表示,今年交收的樓花,多在幾年前就買下的,估計大約有5萬人:“如果說只有約三成人有能力付清,餘下三萬人將無力交割,數量相當龐大。”

由於中國控制資金外流,澳洲銀行又不借錢,意味這批投資者只有轉向亞洲銀行。

Wang先生認為,轉向新加坡等銀行借貸買澳洲房產,未必能趕得及在限期前拿到貸款。

近月,多個房地產發展商都匯報了有關中國買家違約和訂金被沒收的個案。

中國投資者:我也有錯。

不少中國投資者買澳洲房產,是為了把子女送到澳洲讀書時居住。報導訪問了中國投資者Cai Yiyi,她認為澳洲的物業巿場遠比中國的風險低。

她的朋友是悉尼的地產經紀,在這名朋友的推介下,她於1月份花了9.3萬元訂金買下悉尼西區Burwood的一房單位:“我很想買這個物業,所以聽從了朋友的建議... 我自己也有錯,沒有事先研究一下。”

在付了訂金之後,四大銀行中止了向海外買家貸款。

現在限期將至,Cai並沒有太多的選擇:“我沒能力一次付清剩下的53萬元,唯有找其他銀行... 否則,就要轉讓合同,最少拿回訂金,但我聽說不容易。”

為協助受影響的海外買家,聯邦政府允許合約轉讓給其他海外買家。


分享
Published 29 November 2016 10:18am
Updated 29 November 2016 2:22pm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