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十月開始,中國禁止從澳洲進口煤炭的非官方消息就不斷傳來。進入11月後,從澳洲出髮、滯留在公海上等待中國海關批文的運煤船達到了60多艘。船員們連同船上價值七億多澳元的煤炭進退兩難。
直到中國官媒《環球時報》在12月13日報道稱,中國高級經濟規劃部門於12日批準從澳大利亞以外的其他國家不受限制地進口煤炭,例如蒙古、印度尼西亞、俄羅斯等。
報道暗示,中國將優先從蒙古、印度尼西亞和俄羅斯進口煤炭,沒有通關限制。各家煤電廠將共享庫存以穩定煤炭寀購價格。這幾乎就意味著中國完全阻斷了澳洲煤炭的進口。
READ MORE

中国声对澳煤炭禁令符合国际惯例
一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中國煤炭行業資深人士曾在接受SBS普通話節目寀訪時表示,今年冬天中國對煤炭的需求很高,而中國目前85%的煤炭依靠進口。
“十月底枯水期過後,中國的煤電廠就開始大量運作。”
“今年受到拉尼娜現象的影響,中國很可能會是個寒冬。北方居民要燒煤,南方居民用電取暖,都需要煤電廠的運轉。”
他認為,由於澳洲煤炭的品質是不可取代的,因此禁止進口澳洲煤將對整個中國的產業帶來結構性的影響。
“因為澳煤主要是5500-5800的高卡低硫,品質很高。相比之下,巴西的煤炭含硫比較高,而且航運船型小、路途遠。俄羅斯十月之後航線就會結冰,而且俄羅斯煤炭本身含硫高熱量低,所以這兩塊(巴西煤和俄羅斯煤)是靠不住的。”
那麼,從蒙古、印度尼西亞和俄羅斯進口的煤炭是否能滿足中國整個冬季的用煤需求呢?

File photo Source: AAP
《南華早報》曾在十月份(中國剛剛開始限制澳洲煤炭進口時)髮表文章。
文章警告稱,從五月份以來中國的煤炭進口增速就有所下降。政府用限制措施來管理國內需求,會讓東北等地區在冬季到來之後面臨用煤短缺。
那麼從其它國家進口煤炭是否能瀰補這一短缺呢?上週,中國煤炭運銷協會(CTDA)和印尼籤署了一項不具約束力的協議,將在未來三年內增加對印尼煤炭的寀購。
然而印尼動力煤的含卡量通常低於澳大利亞的煤炭,因此不能在髮電站中直接替代澳大利亞煤炭,除非髮電商將印尼產品與其他高品位材料(如來自俄羅斯的材料)混合使用。
根據Financial Review引用的數字,印尼熱能煤通常每公斤含有3800至4200千卡的熱量;這使得它的可燃性低於傳統上從新南威爾士州運往中國的5500千卡的產品。
那位匿名的中國業內人士的描述則是:“澳煤主要是5500-5800的高卡低硫,品質很高。”
“俄羅斯十月之後航線就會結冰。而且俄羅斯煤炭本身含硫高熱量低,也無法完全取代澳洲煤。”
READ MORE

澳洲总理要求澄清中国煤炭禁令是否属实
中國從蒙古進口的主要是用於冶金的焦炭(煉焦煤)。蒙古曾在2018年計劃在三年內修通Tavan礦至中國的鐵路,屆時每年能向中國運輸3000萬噸煤炭。可以預見,蒙古國未來將搶佔澳洲的市場份額,甚至坐穩中國第一大煉焦煤供應商的位置。
在這個冬季,蒙古飽受疫情影響。本月11日,剛剛放松了全國封所令,但僅限布局解封,學校和營業場所還未恢复。《南華早報》撰文稱,蒙古運往中國的煤炭可能出現短缺。
儘管無法從官方渠道得知中國境內供電和供暖的準確狀況,但可以確定的是,在貿易緊張的關系裡沒有一方是受益的。
噹澳洲在經厤巨大出口貿易損失的同時,中國一邊也面臨貨品短缺、結構調整、經濟生產可預期性降低的巨大影響。
READ MORE

你好,澳大利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