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
- 麥當勞推出最新產品「 薯仔扇貝」(potato scallop)
- 這個食品的取名引起一連串爭論,因為在澳洲不同地方,有人將其稱為薯仔糕(potato cake)或薯仔餅(potato fritter)
- 其實,很多物品在澳洲不同的地區,亦有不同的名稱
澳洲麥當勞宣佈推出這項新產品時, 隨即掀起連番網絡罵戰, 原來這項食品的名字一直存有爭論,究竟它應該被叫作薯仔扇貝(potato scallop)、薯仔糕(potato cake)還是薯仔餅(potato fritter)?
在社交媒體上,麥當勞將這個油炸薯仔小食宣傳為薯仔扇貝後,許多熱情的追隨者對麥當勞的取名提出異議。
昆州、新州和首都領地都將這個外賣店會售賣身的食品稱為薯仔扇貝,但在維州和塔州, 它則被叫作薯仔糕。
而在南澳,它通常被稱為薯仔餅,而在西澳和北領地,則似乎介於這幾個名字之間。
於2015 年,Linguistics Roadshow 的研究人員甚至繪製了地圖顯示澳洲不同地區對此食品所用的通用名稱。
地圖顯示澳洲不同地區對這種沾上粉漿再油炸的薯仔小食所用的名稱。 Credit: Linguistics Roadshow
多年來,關於這個食品的名字的持續爭議,已經在社交媒體上引起了無數次爭論。
Chris Mayer在麥當勞的 Instagram 帖文中留言:「你會認為,像這樣的公司會用這食品的正確名稱來取名,即薯仔糕。」
Wendy Michelle堅持說:「香蕉沾粉漿油炸是香蕉餅。菠蘿沾粉漿油炸是菠蘿餅。所以一塊薯仔沾粉漿油炸是……薯仔餅。」

薯仔扇貝、泳裝togs 和 床被 doonas 等物品在不同的州有不同的名稱。 Source: SBS
為甚麼同一樣東西在不同的州分會有不同的名稱?
這個油炸薯仔小食的取名因州分而異。
在談論泳裝時,昆州人會經常使用 togs 這個詞,而新州的人則更喜歡 cossies。
昆州人在提到床被會使用 doona 這個詞,而其他州則交替使用羽絨被(duvet)和被子(quilt)。
全國大部分地方都將哈密瓜稱為 rockmelon,但在維州,它被稱為cantaloupe。
麵包夾腸仔是全國流行的小吃,但根據你所在的位置,它也可能被稱為sausage sizzle或腸仔三明治(sausage sandwich)。

大家經常會在澳洲看到麵包夾腸仔這個熱賣小食。 Source: Instagram
澳洲國立大學澳洲國家詞典中心的高級研究員格溫(Mark Gwyn)說,雖然不同地區的口音和詞彙往往不同,但很難確定造成差異的原因。
他說:「維州更多地使用藉仔糕,而新州和昆州更多地使用扇貝,要查明發生這種情況的原因非常困難,但如果你去南澳看看他們使用薯仔餅這個名,就會發現可以理解更多,因為在阿德雷德和南澳有德國移民。」
「在澳洲,很多州之間存在競爭……也許這會影響這些詞在特定地區流行後能否保留。」
有民眾發文諷刺扇貝是海洋生物,表示新產品應稱為薯仔糕。
當談到我們口語和俚語的起源時,格溫說我們的語言和俚語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
他說:「就我們的一些獨特的澳洲英語術語而言,其中很多來自英國的方言......並且有很多詞是從原住民語言中借用的。」
「所以這歸結為地理、氣候,以及隨著時間的推移移民會說些甚麼。」
「語言不會停滯不前,它會與時俱進,它反映了我們關注的是甚麼以及我們當時的文化是甚麼。」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