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說過上台後最先做的事之一,是重振氣候政策。他承諾會讓美國重返巴黎氣候協定,並簽署行政命令以實現百份百的「清潔能源經濟」,並在30年內達致零碳排放。相信氣候變化會是他外交政策的重要部份。
氣候成關鍵
拜登的新任國家安全顧問Jake Sullivan,於美國大選前在澳洲智庫洛伊研究所(Lowy Institute)的演說上提到拜登的氣候變化政策:「他會要求中國負責做更多,但也會要求我們的朋友做更多,完成他們的責任。」
洛伊研究所執行董事Michael Fullilove認為,氣候變化會成為莫理遜(Scott Morrison)政府和拜登政府之間的一條刺。這是因為莫理遜一直拒絕承諾2050年零排放的減排目標,僅表示願意投資新興科技來減少碳排放。

Former Secretary of State John Kerry (right) will be the special presidential envoy for climate for Joe Biden (left). Source: EPA
墨爾本大學氣候政治學教授Peter Christoff說,澳洲是碳排放最多的國家之一。「總理不肯設立巴黎協定下的目標,顯示我們沒有打算履行巴黎協定的要求。中美是碳排放最多的國家,中國已經承諾到2060年實現零排放;如果美國跟上的話,澳洲將成為眾矢之的。」
澳洲國立大學美國政治學博士Jennifer Hunt預料,在拜登政府的「鼓勵和配合」下,澳洲會採取多些氣候政策,否則或會面臨「碳調整費」。「澳洲和其他不願在氣候變化上出力的國家,可能貨物(出口美國時)就會被征收額外關稅。」

Joe Biden at the Melbourne Cricket Ground in 2016. Source: AAP
攜手對抗中國
如果莫理遜和拜登談到氣候問題時比較尷尬,換個話題可能會舒服得多——比如說對華關係。
拜登的國家安全顧問Jake Sullivan曾在社交網站Twitter上表示,美國會「與盟友肩並肩、與民主夥伴們一同促進我們共享的安全、繁榮和價值觀」。
國際事務分析機構IBISWorld的澳洲分析師Jason Aravanis表示,拜登對盟友的關係更緊密,澳洲將可從中獲益。「可以預見中國(對澳洲)會更謹慎,如果用力過猛,可能會招致美國的反擊。」
澳洲甚至有機會反過來影響拜登政府的對華政策。洛伊研究所Michael Fullilove建議莫理遜盡早與拜登會面,率先表達意見,形塑新政府的外交政策。「新政府上台,全世界都去華盛頓交朋友,我們也應表現進取。」

Lowy Institute's Michael Fullilove (left) introduces then-VP Joe Biden at an event in Sydney on July 20, 2016. Source: NEWS CORP POOL
雪梨大學美國研究中心研究員John Lee也說,坎培拉應盡快向華府建言「改變或懲罰北京的措施」。「拜登任期內,澳洲現屆政府要像2017年譚保(Malcolm Turnbull)政府那樣死纏爛打,搶在其他國家之前影響華盛頓。」
回歸傳統
洛伊研究所Michael Fullilove預料,拜登治下的美國政府會更「清醒和認真」。「我們度過了一段不平凡的時間,有個人完全無法勝任其工作。拜登不是聖人,但也不是特朗普,因此我們會看到一個更傳統的總統。」
美國政治學博士Jennifer Hunt期待更重視傳統盟友的拜登會來一次「傾聽之旅」。「拜登更關注盟友及其訴求。拜登政府可能會通過會議來接觸盟友,真誠傾聽度過四年特朗普時期的盟友們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