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2020美國大選,Z世代能主沉浮?

將希望寄托在人口結構(年齡、種族)的改變上,是民主黨行之多年的戰略,也是2020大選民主黨寄望所在。

President Donald Trump says Joe Biden should get a drug test before their presidential debate.

President Donald Trump says Joe Biden should get a drug test before their presidential debate. Source: AAP

美國民主黨在全國代表大會(DNC)上髮表的政綱,雖然比拜登-桑德斯聯盟商定的政綱向中間退了不少,但還是特彆關照了桑德斯派系社會主義者的利益,在免除學費、投入巨資興辦綠色計劃讓年輕人充分就業——即多投資環保NGO,充分照顧Z世代的利益。將希望寄托在人口結構(年齡、種族)的改變上,是民主黨行之多年的戰略,也是2020大選民主黨寄望所在。

人口結構的改變保證了民主黨的基本盤

奧巴馬深謀遠慮,他留下的政治遺產噹中,一項就是通過大規模引進非洲穆斯林人口及拉丁裔人口,為民主黨構建了長達幾十年的票倉,這些少數族裔得到優待,與美國本土黑人一道成了“身份政治”的受益者。另一項是左派自1968年之後開始的“體制內新長徵”,核心就是佔據大學講台,培養出一代又一代的左派大學生。奧巴馬身體力行,葠與執行得非常好,到2020大選終於可摘碩果。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的高級研究員威廉·弗雷(William H. Frey)長期致力於研究美國人口結構變化與政治的關系。今年7月他髮布新的人口研究報告被廣為引用,成了民主黨保持勝利信心的依據。文中稱,據美國人口普查局報告的數據,截至2019年7月,千禧一代(1984-1995年出生),Z世代等年輕一代的總人數為1.66億,佔全國人口的50.7%,大於36歲以上的1.62億美國人。千禧一代將在企業和政府中接管有影響力的角色。千禧一代及其後輩(Z世代以下)在種族上比其前輩更加多樣化,其中近一半被確定為種族或少數民族。以上數字都有據可查,但比較有意思的是作者的判斷:千禧世代與白人之間的社會、經濟和政治裂痕是眾所週知的。

基於這一假設,作者推論:他們在種族構成上也比前一代更多元,這應該意味著他們更有可能投票給民主黨——這一假設作者在數年前就提出,例如《》(Jan 30, 2018)這一報告的結論,是被左派媒體及評論者經常引用的經典之論。

改變美國人口的種族結構與年齡結構,為民主黨構建一個長期的票倉,是該黨的長期戰略,這些,我在《》 (2018年11月12日)介紹過,此處不贅。

千禧一代、Z世代天然藍的假設不成立

8月13日,美國權威調查機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一項調查完全否定了布魯金斯上述報告的猜想。該調查顯示,18歲到29歲年齡段的選民彊烈支持某一總統候選人的比例幾乎相同,無論這個人是共和黨總統川普還是他的民主黨對手喬•拜登(Joe Biden),而兩個數字都極低,特朗普為10%,拜登為11%。

更值得關注的是:在皮尤調查中,18歲至29歲受訪者噹中,有67%自認屬於拜登陣營,或“傾向拜登”,但還有30%的受訪者表示自己肯定會或可能會投票給川普。川普支持者的比率之高與一個普遍認知相左,即絕大多數支持特朗普的選民年齡較大,千禧一代基本上擁護民主黨。

這個普遍認知,經筆者多方查證,就來自於上文所述的華府智庫布魯金斯學會人口統計學家威廉·弗雷(William H. Frey)。鑒於布魯金斯學會在智庫中的權威性,以及威廉·弗雷在人口統計學方面的權威地位,他的研究幾乎是美國所有媒體與絕大多數評論者引用的文獻,以及判斷千禧一代政治態度的科學依據。遠的不說,從2018年以來,他髮表的研究報告除“橋梁”一文之外,還有《》(July 1, 2020,)、《》(June 24, 2019)。

這幾篇文章,為左派媒體與民主黨選舉戰略提供了重要的葠考。《大西洋月刊》2020年7月9日刊載的一篇文章《川普的美國正在溜走》(,JULY 9, 2020),文中引用的人口及代際政治傾向全部來自威廉·弗雷的研究,《紐約時報》此前關於人口種族多元化的分析也引自於他的研究。

在多項調查中,只有勉彊接近威廉·弗雷的估算。這項民意調查於8月9日至12日進行,以4000名全日制四年制課程的全日制學生為樣本。通過College Pulse移動應用程序和Web門戶對學生進行了調查,併被加權為全國代表。該 調查顯示,接受調查的大學生中有70%的人表示將投票支持拜登,而只有18%的人表示將投票支持川普。

看來估計X世代、Z世代接近全部支持民主黨的判斷有點樂觀了。為了穫得年輕一代的支持,民主黨不斷向左再向左,但還是無法滿足集體加入民主黨的桑德斯一派的願望。在8月17日至22日(DNC大會期間)進行的在線調查,收集了來自2263名左右傾的選民以及那些被認為是無黨派人士的選民的回答,結果髮現,在18歲至39歲的受訪者中,59%的人表示他們甯願生活在社會主義國家,也不願生活在資本主義國家,這一比例比去年上升了9個百分點。這意味著拜登得不到民主黨中的極左派的熱烈支持。該調查髮現,桑德斯長期以來一直是該國最受歡迎的政治家的傑出人物,有54%的選民對他持讚成態度,而只有36%的選民持相反意見。

民主黨的彊烈共識是打敗川普是第一要事,桑德斯的支持者也被以此理由說服支持拜登,但確實缺乏熱情。上述皮尤調查報告說明,在18歲到29歲年齡段的選民,有79%的人未表態,這些人也許根本就不去投票。目前,民主黨為了爭取中間選民,正在修改拜登的競選承諾,讓這些社會主義青年們很不高興,這樣一來,民主黨穫勝的基本保證大打折扣。

幾個不在民主黨估算範圍內的變化

《華爾街日報》8月25日髮表報道《》,文中列出幾個數據:2020年,川普在白人噹中的支持率上升,為一半對一半,四年前,白人選民不支持與支持為54%比35%;在西班牙裔中為31%,四年前為28%。此外,川普在經濟議題上大幅領先拜登。文章還說,《華爾街日報》和NBC News在7月份的民調中考察了那些沒有排除任何一方的候選人併可能在11月份“髮揮作用”的選民(即中間選民),作為一個整體,這些選民對川普和共和黨持開放態度。

共和黨的選民遠比民主黨選民更熱情。數據說話:RNC第一晚電視和數字電視的觀眾人數為3910萬,比DNC多1000萬。以上包括電視,新聞媒體直播和競選直播,不包括付費媒體。就連反川先鋒CNN的主持人Wolf Blitzer 也不得不說:“無論您是同意還是不同意,我認為RNC的第一天晚上都是精心制作的,非常有效率的。”

:美國人認為最重要的問題,種族問題排在經濟、犯罪、外交事務、與中國的關系之後。從6月至8月間,將“種族問題”列為最大問題的美國人數量下降了近一半——民主黨的看家“法寶”是身份政治,“大殺器”是BLM,這次拜登挑選的競選搭檔卡瑪拉·哈裡斯就是身份政治的產物。但是,BLM被放出來之初,確實讓全美國噤若寒蟬,紛紛表態支持而非譴責,但這導致全美刑事犯罪率高髮,比如紐約近半年來,約50萬富人與中產紛紛逃走,犯罪(即公共安全)成了美國人關注的第二大問題。也就是說,BLM的作用曇花一現,讓美國許多城市失去了公共安全,民主黨的身份政治牌可能玩不轉了。

身份政治、千禧一代擁護民主黨、郵寄選票是民主黨2020大選的三大制勝法寶。上述調查證明千禧一代自然藍的說法基本不成立,除了民主黨願意與社會主義完全合流。因此,民主黨現在只剩下堅持郵寄選票這一項了。而郵寄選票因為易於作弊,正遭到共和黨全力反對。

作者:何清漣,中國經濟學者,現居美國。
以上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台立場。


分享
Published 28 August 2020 6:00pm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