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點:
- 四份之一技術類永久移民正以「過高資歷」從事現有工作,其會計師等最嚴重
- 原因包括缺乏工作經驗、本地的職業網絡、語言障礙等
- 有經濟發展組織警告,現行移民制度未能滿足經濟復甦需要,將使澳洲失去競爭力
- 組織建議,技術移民的領福利等候期縮短至4個月,使他們不用勉強做不適合的工作
澳洲經濟發展委員會的報告估計,大約23%技術類永久移民——即大約3.4萬人,正以「過高資歷」從事現有的工作。
這種現象的最普遍原因包括:缺乏工作經驗和本地的職業網絡,還有語言障礙。
其中,移民後最難回到原來專業生涯的職業包括會計師、土木工程師和廚師。
報告引述一些例子指出,有些技術移民來到澳洲駕駛的士,因為找不到原來的專業工作。
READ MORE

【港人移民現身說法】如何在海外獲取澳洲教師資格
委員會行政總裁Melinda Cilento說,澳洲的技術移民制度對國家是好事,但有些地方必須改善,尤其是當澳洲正努力從疫症中復甦。
「正當我們從新冠病毒疫症中復甦,我們需要的技術移民制度,是能靈活地回應經濟需要。」
「我們一直聽到我們的會員說勞工短缺,同時國際邊境卻保持關閉,無法獲得有助經濟增長和投資的技能。」
該報告分析了澳洲內政部的數據,了解到技術勞工如何在從事要求資歷較低的工作時,造成了工資損失。
報告發現,這種「資歷過高」的現象,造成了2013至18年間損失了最少12.5億元工資。
此外,澳洲未能運用到這些技能,也因為損失生產力和創意而對經濟造成更廣泛的影響。
報告發表之際,澳洲正經歷二戰以來第一次移民負增長,原因是疫情期間當局實施國際封關。
READ MORE

【淨移民負增長】 莫理遜示意須改革移民計劃
報告擔心,這情況將會繼續拖累經濟增長,並加劇澳洲經濟復甦之路的長遠挑戰。
報告又認為,澳洲的永久技術移民制度並非出了毛病,但警告它並未發揮其全部經濟潛力。
Cilento說:「一套制度無法讓人及時取得關鍵的技術,意味我們無法繼續在全球保持競爭力。」
總理莫理遜(Scott Morrison)較早前說,一旦國際恢復往來,他對改革疫情後的移民制度「保持開放態度」。
這包括針對需要技術人才的行業制訂措施、修改簽證條件以滿足偏遠地區的人力需求。
聯邦政府亦修改了環球專才計劃等措施,去吸引高技術移民來到澳洲。
READ MORE

【獨家】國安法後搶香港人才 澳洲批出技術永居簽證激增九成
不過,澳洲經濟發展委員會批評,這些措施「微不足道」,因為移民政策經常採用「旋轉門」的態度。
報告建議,當局推出一個政府規管的網上技能配對平台,改善技術移民與僱主之間的接觸。
它又建議,讓永久移民更易取得失業福利,等候期由6年縮短至4個月,因為這樣會給予他們更好的機會去尋找合適的工作。
Cilento說:「(當局)需要的是結構和持續改變,以及發展一套能隨著技能需求改變而演變的制度。」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