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連花清瘟在澳洲為何成了違禁藥?還能用嗎?

澳洲邊防局警告不要非法進口違禁藥物,其中包括連花清瘟顆粒。這款疫情中被中國官方推薦的連花清瘟顆粒,在澳洲怎麼就變成違禁藥了呢?

连花清瘟颗粒

连花清瘟颗粒 Source: ABF

澳洲邊防局(ABF)近期截獲大批含麻黃的藥物,包括中成藥連花清瘟顆粒。邊防局警告澳洲人不要進口那些被認為可以預防COVID-19的違禁藥物。

據了解,邊防局僅在2020年4月、5月期間就檢獲了含有麻黃的66公斤藥物,這些藥物中包括中成藥連花清瘟顆粒。

連花清瘟顆粒這款中成藥,是許多中國家庭的常備藥,在新冠疫情中成為中國官方推薦的藥方之一,甚至出現在中國海外使領館發放的防疫「健康包」中。

然而,這款華人普遍接受的中成藥,為何在澳洲就變成了違禁藥了呢?SBS普通話邀請到中澳中醫中心、西雪梨大學與北京中醫藥大學國際合作項目的張勝昔講師和孫毓廷講師為大家解讀其中的原因。

麻黃是什麼?這種成分在中藥裡有什麼作用?

麻黃為麻黃科草本撞小灌木草麻黃,木賊麻黃和中麻黃的草質莖。主要產地為中國河北、山西、陜西、內蒙古、甘肅、遼寧、四川等地。麻黃為中藥中的發散風寒藥,最早出典包括《神農本草經》,以及《傷寒雜病論》,且一直沿用至今。

麻黃的臨床應用包括:外感風寒、奏理閉合、惡寒發熱、頭痛身痛、鼻塞無汗、痰飲壅肺、水腫等多項臨床應用。麻黃含有麻黃鹼、偽麻黃鹼、甲基偽麻黃鹼、麻黃次鹼等多種生物鹼及揮發油、有機酸、黃酮類等。

麻黃鹼為麻黃的主要有效化學成分,其次為偽麻黃鹼。麻黃中的揮發油有發汗、解熱作用,麻黃鹼和偽麻黃鹼能夠緩解支氣管平滑肌痙攣,常用於哮喘等病症。偽麻黃鹼則有較強的利尿作用。麻黃鹼可以興奮心臟,收縮血管,升高血壓等,興奮中樞神經作用。

連花清瘟顆粒/膠囊的主要作用是什麼?

連花清瘟顆粒/膠囊主要成分為連翹、金銀花、炙麻黃、炒苦杏仁、石膏、板藍根、綿馬貫眾、魚腥草、廣藿香、大黃、紅景天、薄荷腦、甘草。

這個成藥的藥名源於前兩味主藥——連翹和金銀花。它的主要功效是清瘟解毒,宣肺泄熱。用於治療流行性感冒屬熱毒襲肺證,症見:發熱或高熱、惡寒、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咳嗽、頭痛、咽乾咽痛、舌偏紅、苔黃或黃膩等。

這個成藥為中國國家醫保甲類品種(2019版)[1],入選中國國家基本藥物目錄[2],也是中國國家中藥保護品種[3] 。2020年2月,連花清瘟膠囊(顆粒)列入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4]。

2020年4月,中國國家藥監局下發的《藥品補充申請批件》顯示,以嶺藥業生產的連花清瘟膠囊(顆粒)被中國官方批准可用於新冠病毒性肺炎輕型、普通型引起的髮熱、咳嗽、乏力,療程為7至10天[5]。

連花清瘟在中醫學上有哪些依據?

從中醫抗疫史來看,歷史上中國經歷過多次瘟疫,而中醫學有豐富的對抗瘟疫(傳染病)的經驗。

從連花清瘟膠囊使用的方藥看,它是在中醫漢代醫籍《傷寒論》的一張治療傷寒喘促的古代明方「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的基礎上,增加清熱解毒、化濕、通腹等中藥而成。另外,此方前兩味中藥,連翹和金銀花,是清代《溫病條辨》銀翹散的重要組成部分。

麻杏石甘湯到現在已經有1800年的歷史,《溫病條辨》也有將近300年的歷史。這兩張方子,是中醫外感熱病治療兩大理論體系,即傷寒和溫病體系的兩張代表方子。這些方藥經受了長期歷史的考驗。

它主要的功效是疏風宣肺、清熱解毒。

中醫認為,發熱、惡寒,肌肉酸痛、頭痛為外感邪氣侵襲人體肺系衛氣體表(中醫認為肺主皮毛)的表現,而鼻塞流涕、咳嗽、咽乾咽痛、為肺系受邪,肺臟主司呼吸升降功能受損,和肺氣閉鬱及內熱的表現。舌像也符合外邪及熱毒襲肺的表現。

通過宣暢肺氣、清熱通腹,給體表和體內的疫毒邪氣或通過發汗、或通過通便,給病邪以出路,儘早衰減病勢,截斷病情進展。

需要指出,在這次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發生之前,中國國家衛生部和中醫藥管理局已經把此藥列為2005年《人禽流感治療方案》、2008年《關於在震區災後疾病預防中應用中醫藥方法的指導意見》、2009年《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診療方案》推薦藥。
中醫藥包括這個方子在內,也積極運用現代醫學評價標準,這裡簡略提一下。

不久前,國際植物醫學期刊《植物醫學》(Phytomedicine)發表了鐘南山、李蘭娟、張伯禮等為作者的一項連花清瘟膠囊治療新冠病毒(COVID-19)感染的前瞻性、多中心、開放標籤的隨機對照試驗。

研究納入了284名患者,他們被隨機分配接受單獨的常規治療或常規治療與連花清瘟膠囊的組合,各142例/組。

文章數據提示,連花清瘟能夠有效提高臨床治癒率,對於發熱、乏力、咳嗽等症狀的治療作用明顯,且安全性較高。

在常規治療基礎上聯合應用連花清瘟膠囊口服14天,可顯著提高新冠肺炎臨床症狀的改善率,明顯改善肺部影像學病變,縮短症狀的持續時間,同時提高臨床治癒率。

不過,連花清瘟治療在降低重症病例轉化率和提升病毒檢測轉陰率方面,沒有明顯差異。
连花清瘟颗粒
連花清瘟顆粒 Source: ABF
針對連花清瘟顆粒的應用,在此需要指出幾點:

第一、此藥在中國國內也不是作為預防用藥,而是在臨床上有相應症狀,符合相應病機才能應用。提醒大家這個誤區。用藥不能不辨證,中醫學的本質要求就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疫區的中醫專家組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辨證加減。中藥必須嚴格在中醫師的指導下服用,不同體質、不同情況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第二,不論什麼方藥,都有一定的適應症和禁忌症。這張方子也不例外。首先,中國衛生部門把這個方子作為推薦方之一,但它並不能認為是一種特效藥。因為,中醫講究辨證論治,不能一一個方子來治療所有這種病人。有專家認為,此方對初起發熱比較重、大便乾的推薦應用。可以想見,如果患者不便秘,用錯反而導致腹瀉等副作用。

第三,中國政府推薦此方時,明確說明用於病情輕症的患者,而重症患者,應堅持中醫藥結合西醫對症治療及營養支持。

新冠肺炎初起和普通感冒症狀十分類似,鑒別診斷是一個很大的難題。因此澳洲各州政府州長都建議有輕度感冒症狀(mild symptoms)就應該去做病毒咽拭子等特異性檢查。

目前新冠肺炎仍缺乏特效藥物,中藥以其獨特的優勢,可以在發熱、乏力、咳嗽等外感主要症狀方面具有一定的療效。根據中國學者的隨機臨床實驗,這個方子能夠明顯改善某些患者的症狀、縮短療程,防止病情轉重的作用。

為何此藥在中國和在澳洲受不同待遇?

澳洲對於藥物成分及有療效之物品有著嚴格的管制標準系統。澳洲設有藥品管理局(Therapeutic Goods Administration,簡稱TGA),監管所有藥品(成品,類似中藥飲片之類的非成品不在內)及有療效之用品包括進口出口、供應、製造和宣傳等。

TGA並設製藥物和毒物的統一調度標準(The Standard for the Uniform Scheduling of Medicines and Poisons (SUSMP)),將藥物和毒物劃入不同的調度標準、使用量,並就藥物向大眾推廣的普及程度等問題提出相應的建議。

無論是否是中成藥,只要是藥物用於人體治療,皆規管於澳洲藥品管理局,但如果藥物成分收納於藥物和毒物的統一調度標準內,此藥物就必須根據法規加以規範,而無法隨意取得。

蓮花清瘟顆粒中含有麻黃,此藥物在藥物和毒物的統一調度標準(SUSMP)中分類於「第四類調度標準」,為醫療處方用藥,必續持有處方才能獲取之藥物,因此隨意販售此藥物為非法行為

但並非所有中成藥都為處方用藥,許多中成藥比方說「銀翹散」的成分沒有在藥物和毒物的統一調度標準內,都可以透過澳洲註冊中醫師開方取得。為保障使用著的安全,中成藥最好還是由專業中醫師開方取得才能達到辯證施治的最高療效

中醫如何更好地走向世界?

中醫更好地走向世界,我們認為有以下幾點要重視:

第一,海外中醫師要有較高的中醫臨床水平。換句話說,臨床中醫師的水平和療效是中醫走向世界的硬件。我們很多西人學生來學中醫,是因為自身或家人疾病,經過中醫治療,得到了康復。

相較於西醫,中醫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幫助人們保健、預防和治療。這些中醫的「洋粉絲」多是中醫藥療效的受益者。

第二,中華文化是中醫的根。中醫知識傳播者要緊密結合中國文化的介紹。通過講故事、舉例子的方法,把中醫和中華文化的內涵介紹給中醫的學習者和求助中醫的患者。

中醫學是中華民族特有的醫學體系,她基於綿延數千年的中華文化和中華文明。在給當地西方文化背景的學生授課時,我們對深奧的中醫理念,實際上用舉例、講故事的方法,把中華文化這個土壤用西方大眾能聽得懂、理解了的方式傳遞出去。用簡顯的語言詮釋中醫在中醫藥海外傳播中非常重要。

比如中醫治療外感熱病,包括流行性病毒性感冒過程中,強調給邪氣以出路,《內經》說「其在皮者,汗而發之」,通俗的講,是把在體表的侵犯者從最近的位置趕出去。

又如,在治療疾病時,經常說「三分治、七分養」,調養是治病非常關鍵的一環。

治療感冒和流感時有一個大忌,就是不正確的補,導致「閉門留寇」,人們以為感冒了,要加強營養,吃很多高熱量的食品。這就如同一個強盜,跑到家裡搶劫,你沒有拿起武器驅除敵人,反而關上門好吃好喝的招待他,這個強盜就不走了,這就是「閉門留寇」。導致病情持續很久不能痊癒,導致人體較大的損傷。
Chinese medicine
中醫治療外感基本上以調理體質為進路,提升病人的抵抗能力爲主。 Source: Pixabay
另外,中華文化,還包括健身文化,比如很多西人知道的太極拳這種強身健體的運動方式。

現在大學培養中醫人才,包括純西方文化背景的學生,他們將來就會成為中醫的執業者、傳播者。我們大學中醫專業致力於在教授中醫知識的同時,傳播中醫藥學相應的中華文化。

比如,大學都送四年級學生去南京中醫藥大學及附院實習(2020年因為疫情暫停),他們除了能跟隨中國的老師看到大量患者的中醫治療過程,還有機會參加南京古都的文化活動。在這方面,西雪梨大學中醫專業是非常有特色的。我們很多西人學生,對中醫和中華文化體悟很深。

當然,需要指出的是,文字是文化和知識傳播的載體。毋庸置疑,實現中華文化的傳播,沒有好的術語翻譯標準是很難的。

近幾年,中國中醫翻譯界的學者和國外學者合作,為中醫術語翻譯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2007年WHO International Standard Terminologies on Traditional Medicine in 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為中醫翻譯提供了一部相對公認的中英對照工具書。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港府引入中成藥配合對抗疫情。 Source: Pixabay
第三,加強中醫治療機理和臨床研究。隨著對中醫藥治病原理挖掘的不斷深入,中國國內外認可度也會越來越高。 中醫藥在發展進程中,還應進一步重視對於針刺和中藥機理的基礎和臨床研究,能夠更好的揭開中醫藥的「神秘面紗」。

西雪梨大學中醫專業也積極開展中醫藥的科研,例如我們致力於在澳洲公立醫院進行中醫藥腫瘤研究,為中醫藥、針灸抗癌提供了證據支持。就如同上面提到的連花清瘟膠囊的臨床隨機對照試驗,為此方的臨床應用提供了數據支持。

第四,從政府層面,推進中醫走向世界。中醫走向世界,除了有賴每一位海外中醫執業醫師、海外中醫教學人員和中醫科研人員的努力外,政府層面推動溝通、合作、雙贏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2014年,西雪梨大學和北京中醫藥大學共同成立了西雪梨大學中澳中醫中心;2019年5月,第七十二屆世界衛生大會審議通過《國際疾病分類第十一次修訂本(ICD—11)》,首次納入起源於中醫藥的傳統醫學章節。外感病、臟腑證等中醫病證名稱,成為國際疾病「通用語言」。

這些中醫走向世界里程碑事件,是中醫藥在國外得到越來越多認可的明證。不過,沒有政府層面牽頭和推動,這些層面的發展單靠個人的能力是很難實現的。

西雪梨大學中澳中醫中心和中醫專業,願意也正在在中醫的走向世界做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該中心和專業每一位老師,作為中醫傳播者,都在共同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讓海外的人士,了解和認識中醫,了解中醫健身防病、治病的理念,造福於百姓。

參考資料:

1.  2019版國家醫保目錄-中成藥部分.(中國)國家醫療保障局[引用日期2019-08-26]
2.  國家基本藥物目錄-2018年版.(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引用日期2019-08-10]
3.  連花清瘟膠囊.(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引用日期2019-08-10]
4.  關於印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的通知.(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引用日期2020-02-25]
5.  兩款中成藥正式獲批治療新冠肺炎.人民健康網.2020-04-15[引用日期2020-04-15]
學術論文內容來自:

莫紅纓,柯昌文,鄭勁平等.連花清瘟膠囊體外抗甲型流感病毒的實驗研究《 中藥新藥與臨床藥理 》,2007  
莫紅纓,楊子峰,鄭勁平等. 連花清瘟膠囊防治流感病毒FM1感染小鼠的實驗研究. 《 CNKI;WanFang 》, 2008  
莫紅纓,柯昌文,鄭勁平等. 連花清瘟膠囊體外抗甲型流感病毒的實驗研究.《 中藥新藥與臨床藥理 》,2011  
楊立波,季振慧,王保群.連花清瘟膠囊治療流行性感冒280例療效觀察.《 CNKI;WanFang 》 , 2005
郭海,張慶宏,楊進,龔婕寧等.連花清瘟膠囊對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免疫功能的影響.《 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 》,2007
*以上僅代表專家觀點

在澳洲,所有人必須保持至少 1.5 米的社交距離。

目前可在澳洲多個地方接受新冠病毒測試。如出現傷風或感冒症狀,應致電家庭醫生或撥打 1800 020 080 致電「全國新冠病毒健康資訊熱線」,以安排進行測試

SBS 致力為澳洲多元社區提供最新的新冠疫情資訊。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最新報導,請前往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


分享
Published 7 September 2020 4:20pm
Presented by Juncheng Guo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