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事件29週年】悉尼華人舉行紀念活動,“年輕人已經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6月3日,在悉尼艾仕菲(Ashfield)的聯合教會(Uiting Church)舉行了“悉尼華人紀念天安門事件29週年”的活動。

June Fourth Incident 29th Anniversary

Source: SBS Mandarin

在周日教會的禮拜上,重點提及了1989年在北京發生的“天安門事件”,並悼念了事件受害者。
1989年6月4日發生的“天安門事件”更廣為人知的名字是“六四”,也被稱為“八九民運”。整個運動從當年的4月由大學生在北京天安門發起示威開始,直至6月政府對示威群眾實施鎮壓,持續了兩個月,並且波及北京以外數百個城市。

運動由大學生發起,其訴求包括處理經濟上的通貨膨脹以及失業、解決官員腐敗問題並要求新聞、言論和結社自由等。 6月3日晚至6月4日凌晨,中國政府派遣軍隊對天安門的集會現場進行清場活動。
Peking University Flag at Tiananmen Sq, 1989
Source: Li Gang
此次運動上至政府統治階層下至平民均受影響。事件後官方定調為“政治風波”,因此使用武力是必要的。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趙紫陽被免去職務,眾多同情示威群眾的官員被降級和免職、參與民運的人士被迫流亡海外,民運支持者也遭到逮捕。事件導致許多西方國家對中國實施經濟制裁以及武器禁運。
June Fourth Incident 29th Anniversary
Source: SBS Mandarin
但是由於“六四”具有高度政治敏感性,一直沒有完整公開的調查,事件的原貌模糊不清,只能從各種只言片語中獲取信息,而且在中國新一代中慢慢成為遠去的歷史。
June Fourth Incident 29th Anniversary
Source: SBS Mandarin
一位週日參加活動的年輕中國移民Peggie提到了自己聽到的“六四”經歷,她坦言,如今參與“六四”紀念活動的人越來越少。

前北京大學教師李剛表示,自己之前並未想到政府會採取暴力鎮壓的方式來處理民運。他在來到澳大利亞才慢慢獲取了更多關於那次事件的信息。
Li Gang, former teacher of Peking University at Tiananmen Sq, 1989
Source: Li Gang
孫立勇當時參與了“六四”民運,之前由於創辦地下雜誌《鐘聲》被判處“反革命宣傳煽動罪”。他說,現在的年輕人可能不知道當年發生了什麼,但是作為親歷者,自己是不會忘記的,儘管如今參加紀念活動的人越來越少,在明年三十週年的時候會出現一個高潮。
June Fourth Incident 29th Anniversary
Source: SBS Mandarin
前中國外交官陳用林稱,當時示威人群採用的是和平的方式,而政府則是站到了人民的對立面。

“六四”事件的記憶現在變得越來越模糊,孫​​立勇和陳用林認為這反映出未來中國民主化進程可能不會順利,兩人都抱持悲觀的態度。但是李剛則認為中國民主化會在五十年內到來。
June Fourth Incident 29th Anniversary
Source: SBS Mandarin
(以上為採訪對象言論,不代表本台立場。)


分享
Published 3 June 2018 5:34pm
Updated 5 June 2018 4:51pm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