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澳穀物處理合作公司CBH,營業額超過34億元,但並沒有在該財年繳納公司稅。
在同一財年中, 沒有繳稅的大企業包括麥當勞在亞太區的財團MAC,專門向麥當勞供應牛肉,每年收益4.78億元。
MAC在聲明中表示,所有做法符合澳洲稅收制度的規定,並強調MAC也繳付澳洲和新西蘭的商品及服務税,同時遵守兩國的福利和工資稅制度。
稅務專員喬丹指出表示,不繳稅並不意味公司暪稅或逃稅。
在申報公司稅額為零的98家公司中,在實際操作上有支付超過7億元的稅款,包括消費稅,一些公司會包含多個公司,合夥,信託和養老基金, 所以並不意味一定有避稅的。
但喬丹表示,有些公司或會使用不同的手段,如利潤轉移到低稅地區的海外實體公司。
澳洲樂施會的Kyriacou指,週二的報告比去年年底公佈的數據高,顯示40%大型上市公司沒有繳交公司稅。樂施會在聲明中表示:「是時候讓澳洲政府打擊大公司逃稅的問題, 這些企業應該要證明在避稅天堂的投資合法,並應該公開報告他們在澳洲和海外交的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