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維多利亞州吉朗市的一家超市購物後,凱瑟琳·巴雷特(Catherine Barrett)的朋友把其所見告訴了她。
恐慌購買者開始出現暴力後,超市收銀員的手臂受到劃傷和瘀傷。
對此感到沮喪的巴雷特Barret博士髮起了一場名為“大流行病期間的善舉”運動,鼓勵人們打印出友好的信息併將其張貼在噹地的超市。
巴雷特博士告訴SBS新聞:“善良不會使冠狀病毒消失,但是它可以改變我們的體驗和感受。”
該運動迅速髮展成為一個擁有超過50萬名成員的臉書社區,來自澳大利亞各地的人們分享著隨機的善舉,併且不僅限於超市週邊。

下面的故事僅是本週分享的善舉的一個縮影。







巴雷特博士是全國倡導計劃Celebrating Aging的創始人和負責人,但現在每天花費大約10個小時來調節她的不斷壯大的網上社區。

Source: Facebook/The Kindness Pandemic

Source: Facebook/The Kindness Pandemic

Source: Facebook/The Kindness Pandemic

Source: Facebook/The Kindness Pandemic

Source: Facebook/The Kindness Pandemic

Source: Facebook/The Kindness Pandemic

Source: Facebook/The Kindness Pandemic

Source: Facebook/The Kindness Pandemic

Source: Facebook/The Kindness Pandemic
她說,為數不少的人表示儘管自己很困難,但這個網上糰體讓他們在世界髮生的所有時間的環境中自我感覺更好。
她說:“甚至有人說他們的心理醫生建議他們看一下這個小組。”
這也對巴雷特博士個人產生了影響。

Source: Facebook/The Kindness Pandemic
“有人給我打電話,說‘我擔心你是自己一個人在堅持’,我說‘我併不孤單。 我和成千上萬的人在一起!’而且我認為這也是小組中一些人的體驗。”
巴雷特博士現在鼓勵其他人建立自己的頁面,以整理郊區,城鎮或城市的人們的善舉。
您想與SBS新聞分享您的故事嗎? 請髮郵件至yourstory@sbs.com.au
澳大利亞人必鬚與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離,處室內時必鬚保證每人至少有4平方米空間;
如果您自認為已感染了這種病毒,請致電您的醫生,請勿直接前去就醫;或者您可致電全國冠狀病毒健康信息熱線1800 020 080。
如果您呼吸困難或遇到緊急醫療事故,請致電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