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講流利普通話的陸克文上週五對BBC電台描述了他曾在堪培拉總理官邸的鑪火旁,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長達一小時的交談。習近平也是陸克文所交談過的外國領導人中首位在談話中沒有使用筆記的人。
“他對每件事都信手拈來。他準備好不只是照本宣科……而是非常大膽的暢談。”
“他在這方面的自信來自於了解如何駕馭中國危險的內部政治。”
返回牛津大學進行研究深造的陸克文指出,與習近平廣博的知識相匹配的,是習近平對於中國落入外國列彊手中的“世紀屈辱”的感知,以及一種深深的使命感。
“所以我認為在這個框架下,習近平感到,他與中國回歸國際之榮密切相關。” 陸克文指出。
習近平在十九大開幕式上的講話,以及他的領導力,關注於國家繁榮,國家的能力以及他對於“中國夢”的詮釋。
“他對於中國未來的景願,不只是關於國家的財富和權力。而是關於你個人的成功,和你追求你的未來的能力。”陸克文說。
中國需要與14個與之分享邊境的國家保持和平,併且締造符合其利益的外交政策,“然後你開始進一步向外推動,假以時日取代美國,作為東亞和西太平洋地區的主要的戰略力量……這是關於中國未來在國際事務中扮演怎樣的角色。”
在中國人權問題上,陸克文沒有作出明確答复:“如果你在等待埃莉諾.羅斯福時刻,即1948年世界人權宣言最終在中國得以實現,那你要屏住呼吸”。
陸克文最近還推出了他的政治回憶錄,叫做《 Not for the faint-hearted: A personal reflection on life, politics and purp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