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全世界最好監獄”的挪威幾所監獄被報道後火遍網絡,比如在挪威奧斯陸以南的貝斯托伊監獄裏,犯人可以滑雪、烹飪、打網球、打牌,甚至擁有自己的海灘。
那麽在澳大利亞的監獄裏,犯人們的生活又是怎樣的呢?

Source: Getty
澳廣ABC近期一則報道重點關註了某監獄的飲食狀況,ABC根據信息自由法獲得了一所位於堪培拉的監獄Alexander Maconochie Centre (AMC)提供給犯人的菜單,其豐富的膳食安排徹底打破了人們對所謂“牢飯”的刻板印象。
菜單顯示,雖然有些時候犯人的主食有點無聊,比如奶酪、牛角面包等,但大多數時候的菜肴還是非常富有異國情調的,比如牙買加烤雞肉、普羅旺斯雜燴、烤羊奶酪、西葫蘆餅等,一周中總有幾天會提供甜品,比如酸奶、漿果布丁、巧克力或香草大理石蛋糕等。

首領地司法及社區服務管理局的一位發言人說在膳食配置上頗費心思。

Source: Brett Stevens

Source: SBS

Source: Wikipedia/Hmiounnou CC BY 3.0
他說,“菜單會應季而變,保證在押人員獲取平衡全面的蔬菜、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等。”據介紹還會專門為特定人群提供素食或清真食物。
當然,除了安排的常規膳食外,囚犯們還可以從監獄食堂裏買自己愛吃的東西。
吃得好可有效防止犯罪?
一個皇家委員會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對新州監獄展開的調查發現,食物的糟糕狀態是誘發巴瑟斯特監獄暴動的原因之一。
報告中說,囚犯們投訴“香腸是綠色的,且有異味”,一些囚犯在食用後還出現了腹瀉。
堪培拉大學的犯罪學家巴特爾斯(Lorana Bartels)說,希望人們能夠明白,這些犯人被送進監獄是為了接受監禁而非懲罰。
AMC自稱是“符合人權”的監獄,每天提供定量的餐食,囚犯想不好好吃都不行。
巴特爾斯教授說,許多囚犯在入獄前吃得很差,那麽他們在被監禁的這段時間可以改善飲食。
她說,這有助於防止犯罪,因為犯人們入獄前往往“無家可歸或居無定所,可能患有精神疾病或有濫用藥物的問題,而身心不健康都與犯罪行為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