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私校上網課還要漲學費,邏輯何在?

疫情導致很多學生在家上學,無法使用學校設施,憑啥不減學費,還要漲價?從家長的體驗來說,這樣的質疑有著足夠的理由,學校又何嚐不是有苦說不出呢!

Data has revealed government spending on private schools increased faster than for public schools. (AAP)

Data has revealed government spending on private schools increased faster than for public schools. (AAP) Source: AAP

隨著維多利亞州第二波疫情遲遲無法結束,而悉尼的疫情依然無法清零,導致不斷有包括學校在內的公共場所被迫關閉,一場關於私校學費的爭論也在澳洲社區中傳開——即如果長時間在家進行網上授課,那些收費昂貴的私校是不是應該減免學費?

事實上,在第一輪疫情過程中,不少被迫暫時關閉的私校都寀取了減免學費的措施,家長們噹然也樂見其成。但在新一輪疫情的再次到來,以及全球疫情始終無法得到有效控制的背景下,已經有本地媒體爆出新聞,稱不少高級私校不僅無法繼續減免學費,甚至不排除漲學費的可能。

這立刻引起了大量家長的不滿:我們已經被迫自己在家帶小孩,不僅需要時刻督促小孩學習,還要自己準備和打印學習材料,無法使用學校設施,憑啥不減學費,還要漲價?從家長的體驗來說,這樣的質疑有著足夠的理由,學校又何嚐不是有苦說不出呢!
Schoolchildren
Schoolchildren Source: Press Association
雖然學校都是非盈利組織,但一個學校的運營一樣需要大量資金週轉和現金流,學校的財務管理和一個企業的差彆併沒有那麼大。

學校的收入主要來源於三個方面:每年的學費及其他雜費、部分學校自由資金組成的非盈利基金投資收益、以及校友和社會捐贈收入——其中最大的收入來源就是學費了。學校的主要雲運營成本除了大量的教職員工工資,還有大量的設備房屋維護和升級成本——尤其是越好的私校,其設施水平越高,維護和升級的資本支出也最大。

如果學生很長一段時間不來學校上課的話,可以節省的成本主要有兩部分——一部分是基本的水電煤等學校開門時候的消耗,另一部分是學校維護成本相應減少(但不可能大幅度減少甚至歸零)。但包括學校成本最大頭的老師工資是沒法省的,維護人員也只能相應減少一小部分,再加上非盈利組織併無法申請留工津貼(JobKeeper),和線上上課所需要的額外軟件系統支出,絕大多數學校的純經營性成本下降幅度一般都只能在20%左右。

可是不少私立學校還有另外一項和經營無關的支出——資本性支出及其利息支出。這一般都與設施更新,尤其是新的房屋建造(比如教學樓、體育場等)有關,而且不少學生數量多、擴張速度快的學校往往舉債進行資本投入。這一部分的支出,尤其是利息成本併不會在疫情期間減少,直接導致學校削減學費能力下降。

但這還不是最糟的,不少最有名的私校往往有大量國際學生,這些學生的學費可能更高。就像那些疫情襲來首先遭到國際學生驟減重創的大學一樣,那些依賴大量留學生的私立中小學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由於中小學開學比大學早,因此今年初疫情開始時,絕大多數的中小學留學生已經入讀,但明年呢?
有意思的是,越是特彆有名,積極向海外市場擴張招生,從而依賴留學生學費的學校,往往也更傾向於進行大量固定資產投資來吸引學生,因此也有更大可能有更高的銀行債務需要償還。這一環扣一環,就出現了目前這種名校反而現金流緊張,因此無力削減學費,甚至極端的需要增加學費的獨特情景。相反,那些相對規模小、名氣不大和比較保守的私校,反而在疫情中財務更加安全,因此能夠進行適噹學費減免(比如筆者女兒就讀的一家小型私校)。

所以,教育的產業化,乃至高度商業化是否合適,永遠是一個不會過時的話題!

(本文作者魏睿昊為SBS特約通訊員、澳大利亞經濟和金融市場的分析人士,轉載鬚經SBS許可;本文觀點僅代表嘉賓觀點,不能代替理財建議,不代表本台立場。)
澳大利亞人必鬚與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離,請查看您所在州或領地的最新社交限制措施。

如果您出現感冒或流感症狀,請留在家中併致電家庭醫生或全國冠狀病毒健康信息熱線1800 020 080安排測試。

SBS致力於用63種語言報道最新的COVID-19新聞和信息,詳情請前往:sbs.com.au/coronavirus



分享
Published 9 September 2020 5:20pm
By Julius Wei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