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博主享有新聞自由嗎?反間諜法將改寫

總檢察長表示,對記者的保護有前提限制,且要確保報道不得危及人員性命。可是,所有的信息傳播者都可以被認為是“記者”嗎?

Espionage

Source: iStock.com

澳大利亞總檢察長克裡斯蒂安·波特預計將對即將出台的反間諜法進行重新擬定,保證噹媒體記者為“公共利益”而報道政府機密時可穫得法庭辯護。

擬給予記者更多保護

在新的法案中,聯邦政府工作人員因泄露機密信息而觸犯叛國罪的認定標準將有所松動,只有在泄露了屬 “本質上危險”的信息及觸髮“危害澳大利亞國家利益”的風險時才會被判定為犯罪。

而對一些非政府人員如律師、記者及學者的評判標準將比聯邦政府僱員要低,他們只會因“非常嚴重和危險”的行為才會受到起訴。

對記者來說,如果能夠證明他們是因公共利益而髮布敏感信息,那麼還將得到一個額外的秘密保護措施。

此前,據《澳大利亞人》報道稱,包括ABC、費爾法克斯媒體在內的14家媒體聯名遞交反對提案。而反對黨領袖比爾肖頓(Bill Shorten)也表示,如果政府不出台對記者的保護措施,工黨將不支持反間諜法的出台。

網絡博主算不算記者

噹被SBS新聞問到所謂的“記者”是否會涵蓋博主和在社交媒體分享信息的用戶時,波特表示併沒有嚴格界定 “記者”這個詞,將留給法庭來解釋,但未來可能會囊括網絡博主。

該法案的實際修改版本尚未正式公布,但可能在未來幾週內提交議會。

可以確認的是,有關展現 “公正而準確”的報道這一條款將從法案中剔除。

波特:阿桑奇的行為不符合“公共利益”

此外,波特還警告說,併不鼓勵像維基解密這樣的組織公布大量未經篩選的文件。

波特在國會大廈接受寀訪時說,“做出危害澳大利亞人生活或者情報人員生命的事情,這種行為根本就不符合公共利益”。

朱利安·阿桑奇(維基解密創始人)在流亡多年後目前正以“公共利益”的理由尋求豁免。
波特對此評價說,“維基解密這樣的組織併沒有對文件進行單獨審查,而是簡單地將它們全部髮表,有時數量甚至多達成千上萬,他們的所作所為令一些人的生命處於危險之中,這正是我們這次立法所要避免的情況”。

分享
Published 12 February 2018 10:08am
Updated 12 February 2018 10:15am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