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6日宣布的聯邦預算案中,政府將本財年配偶簽證移民配額增加到了7.23萬個,同時引入了針對配偶簽證申請人及其擔保人的新的英語語言要求。
代理移民部長阿蘭·塔奇(Alan Tudge)的一次採訪中澄清說,如果申請人不想參加證明其擁有“基本會話(functional)”英語能力的測試,則必須接受約500小時的免費英語課程,他聲稱此舉對確保就業、公眾參與及社會凝聚力至關重要。
然而,有大量報導已經表明這會令申請過程變得有多複雜,尤其是英語語言要求的引入,在如此動蕩的一年裡,令那些想要將家人或伴侶帶來澳大利亞團聚的人們面臨著更大的困難。而預算案中給出的理由則強調了澳大利亞面臨變化莫測的衛生與經濟挑戰之際,此舉為社區帶來的“經濟利益”。
READ MORE

澳洲反种族歧视专员:配偶签证英语要求或“阻隔”婚姻
這顯然具有誤導性,並且低估了這些年來通過家庭團聚方式來澳的移民對文化經濟以及社區的貢獻,這也限制了澳大利亞成為全面多元文化國家的能力。
在澳大利亞華人的歷史長卷中,很多真實的故事發人深思、引人借鑒。
在我對已故華裔Mabel Wang(陳愛蓮,1924-2017)的採訪中,她曾向我講述了她和自己在海外出生的先生如何相互扶持、鼓勵、在戰後墨爾本重新定居的往事。她的先生發揮自身的潛能,成為一名成功的澳大利亞企業家和政治家,而Mabel在先生鼓勵下,還曾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參與文化經濟。
Mabel是在澳出生的第三代華裔, 1942年,她在墨爾本與 相遇,當時David是中國軍事使團的上尉,對英語知之甚少。但語言不通並未阻止兩人萌生愛苗。
1944年,David離開澳大利亞,前往印度和緬甸擔任聯絡官,Mabel獨自撫養起與David的第一個孩子,並於1946年前去上海與David團聚。
Mabel回憶起自己在上海的生活,可以說是苦澀與快樂並存。之後,由於中國內戰,他們決定搬到墨爾本,但回鄉之旅並不那麼順利——儘管Mabel出生在澳大利亞,但帶有種族歧視的澳大利亞法律禁止David以外國配偶身份進入澳大利亞。
之後,在Mabel的父親陳榮進(George Wing Dann Chen)的幫助下,David於1948年獲得了移民部長Arthur Calwell的許可,持商務短期居留許可證來到澳大利亞。
David和Mabel在South Yarra開了他們的小禮品店,憑藉有限的英語能力,大衛逐漸建立了自己的生意,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他已成為墨爾本知名的商人,從事進口亞洲商品交易。 Mabel回憶說,澳大利亞朋友和鄰居的支持和關心對他們事業的成功發揮了重要作用。
1962年,David的入籍申請成功獲批,成為澳大利亞公民的喜悅之情激勵著David,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社區。
1964年,David和Mabel的嶄新、摩登的商場在墨爾本開業。這家商場堪稱亞洲時尚和文化的展示場所。同年,他們的餐廳首度引入飲茶(Yum Cha),這在墨爾本是首創。
1969年,David決定開始參與墨爾本市議會的選舉,Mabel回憶說,當時認為勝選機會很小,尤其是對一個出生在中國、英語還說得不好的人來說。但David不顧一切接受了挑戰,並於1969年8月當選為澳大利亞第一位中國出生的市議員。從那時起,他開始努力學習英語,每晚練習演講。
在此期間,一名市議員提出了一項動議,即不能在議會中就著稿子演講——這項動議顯然是針對David的。在其他市議員的支持下,這項動議以失敗告終。
在任期內,David主持了Make Melbourne Brighter委員會,這最終幫助這座城市變得更乾淨,還延長了購物時間、放寬了酒類法律。他三次贏得市議員席位,並發起了建立墨爾本唐人街的計畫。
就在他去世之前,他曾公開宣稱『澳大利亞是一個大都會社區了,在這裡我們支持包括異族通婚在內的種族融合』。
像David這樣的英語非母語的配偶移民的例子說明,英語熟練程度在我們如今的社區和民族的建立過程中並非是最重要的要素。來自社區成員的支持與關愛,才是鼓勵像David和其他外國配偶人才時,最重要的關鍵作用。
澳大利亞的法律,卻站在對立面,充當了意識形態的工具,將這些雙語人才排除在外。
我們有很多方式可以講述移民家庭的故事,聚焦於語言障礙只是方式之一。政治人物選擇將英語非母語的配偶們的語言能力作為失業和社會溝通障礙的一個“問題”,恐將誤導了澳大利亞人,讓他們認為僅僅提供500小時的免費英語課程就足以建立社會凝聚力。
在現今關於家庭移民的討論中所缺失的一點是:與社區建立聯繫更加重要。語言並非建立這種社區聯繫的首要因素,事實上,社區的聯繫更能促使人們主動提高語言能力,就像David成為市議員時一樣。
本文作者郭美芬博士為麥考瑞大學國際研究系講師。
READ MORE

如何订阅SBS中文的newsletter?
澳大利亞人必鬚與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離,請查看您所在州或領地的最新社交限制措施。
如果您出現感冒或流感症狀,請留在家中併致電家庭醫生或全國冠狀病毒健康信息熱線1800 020 080安排測試。
SBS致力於用63種語言報道最新的COVID-19新聞和信息,詳情請前往:sbs.com.au/coronavirus。
READ MORE

澳大利亚各州和领地实施的COVID-19限制措施
READ MORE

澳洲COVID-19新冠疫情和疫苗:我们必须了解的信息
READ MORE

60万读者心中的全球最佳城市:悉尼排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