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消息在北京時間晚間六時許得到確認,《新京報》髮布標題為“林鄭月娥宣布撤回《逃犯條例》修訂草案”的快訊,被其餘中國媒體大量轉載。這則快訊中引述新華社此前報道,稱香港特區政府於今年4月向立法會提交了《2019年逃犯及刑事事宜相互法律協助法例(修訂)條例草案》,以使香港可與尚無長期司法協助安排的司法管舝區展開個案合作。
林鄭月娥在週三傍晚的電視講話中具體承諾會實施“四項行動”。
據BBC報道,所謂的“四項行動”包括:正式撤回《逃犯條例》修訂,在立法會复會後動議撤回修例建議,以“完全釋除市民的疑慮”;增加兩名監警會成員,包括前香港大律師公會主席林定國;特首和其他香港政府高官會走入社區和市民對話,讓不同政治立場的人直接把他們的不滿說出來,尋找解決方法;她會邀請專家和學者就房屋、土地供應、青年人機遇、公眾葠與政府決策等社會“深層次問題”進行獨立研究和檢討。
這項飽受爭議的修訂風波已引髮香港持續13週的抗議。

Students wearing masks and helmet, walk along with their formal white school uniforms outside the St. Paul's College during a protests in Hong Kong. Source: AP
7月9日,林鄭月娥曾宣布《逃犯條例》”壽終正寢”,“我們修訂《逃犯條例》的工作完全是一個失敗”。但反對者仍然認為林鄭月娥的聲明不足併繼續要求她辭職,抗議、示威持續升級。
本週早些時候,路透社報道了林鄭月娥與商界人士會面的談話錄音,林鄭月娥在錄音中用英語說,“如果我可以選擇的話,第一件事就是辭職,作出深深的道歉。”
林鄭月娥在錄音中還表示,“對於一位特首來說,造成對香港這樣的巨大破壞是不可原諒的”,她指出北京意識到派部隊進香港鎮壓可能會損害中國的聲譽,“中國花了很長時間才建立起這種國際形象,併且有一些髮言權,不僅是一個大經濟體,而且是一個負責任的大經濟體,所以放棄所有這些積極的進步顯然不符合他們的議事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