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澳洲年度詞彙:隔離(iso)

疫情語言的使用中也能髮現幽默,比如,為什麼不把自己動手的糟糕髮型稱為“iso cut”?或者把由於缺乏鍛煉而長的肉稱為“iso kg”呢?

Iso picked as ‘typically Aussie’ word of the year

Iso picked as ‘typically Aussie’ word of the year Source: Pixabay

在COVID-19佔主導的這一年,澳大利亞國家詞典中心(Australian National Dictionary Centre)從諸多大流行術語中將“iso”選為年度詞彙。

“iso”即“隔離”的縮寫,是一種與他人隔離、以遏制傳染病傳播的方式。
該中心的資深研究員馬克·格溫(Mark Gwynn)表示,在該中心收集的數百個與大流行相關的術語中,“iso”作為典型的澳大利亞縮寫脫穎而出。

他說:“澳大利亞人對縮寫詞的喜愛,以及一種將未知與可怕的事物變得熟悉的人類自然傾向,很快在今年3月將描述性的詞組‘自我隔離(self-isolation)’縮短為’iso’。”

“iso不僅是澳大利亞特有的用法,它還與其他單詞組合形成复合詞,如iso baking、iso bar、iso cut和iso fashion,在語言上具有豐富的意義。”

他還認為:“我們很多人在語言的使用中髮現了幽默,把它作為一種應對工作和社會環境變化的方式。那麼為什麼不把自己動手的糟糕髮型稱為‘iso cut’,或者把由於缺乏鍛煉而增加的體重稱為‘iso kg’呢?”

今年最終入選的其他4個詞彙還包括:

  • Black Summer(黑色夏季):這是指2019年底至2020年初的夏季澳大利亞東南部髮生了山林大火。
  • Bubble(泡泡):一個被視為封閉系統的地區、地區或一群人,將其與其他地區、地區或群體隔離開來,作為遏制COVID-19傳播的公共衛生措施。目前常見詞組如“travel bubble”、“germ bubble”及“sporting bubble”等。
  • covid-normal(covid正常狀態):一種適應社區中存在可接受的COVID-19水平的狀態。
  • Driveway(車道):今年無法如往年一樣進行公共聚會形式的澳新軍糰日活動,人們紛紛選擇在自己家車道上進行,所構成的詞組包括driveway Anzac service、driveway dawn service等。
往年的年度詞彙包括民主香腸(democracy sausage)、共享經濟(sharing economy)等等。
澳大利亞人必鬚與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離,請查看您所在州或領地的最新社交限制措施。

如果您出現感冒或流感症狀,請留在家中併致電家庭醫生或全國冠狀病毒健康信息熱線1800 020 080安排測試。

SBS致力於用63種語言報道最新的COVID-19新聞和信息,詳情請前往:sbs.com.au/coronavirus。



分享
Published 17 November 2020 2:20pm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