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睹為快: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侗族大歌”走進澳洲

4月12日晚,悉尼音樂學院音樂工作坊將舉行生命之歌音樂會,讓悉尼觀眾感受侗族大歌和來自澳洲梯樹區和澳洲北領地鄰近社區的 Anmatyerr 女性之歌。我們請到六位侗族大歌表演者來SBS,讓大家先睹為快。

singer

Source: By Jason Liu

此次活動的組織者是。對於中國西南部貴州少數民族區的侗族女性,以及澳洲中部的原住民社區的Anmatyerr部落的女性來說,歌唱是她們生命中不可割舍的情感。她們雖然有著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語言併同時面臨著現代社會文明的威脅, 但她們郤仍然以母語型式頑彊的傳承著她們的傳統歌謠。

侗族大歌,是中國侗族民間多聲部合唱音樂的總稱,用侗語演唱。侗語與傣語有關聯,但是因為沒有普遍的書寫文字而面臨傳承威脅。侗族大歌在重大節日和迎接貴賓室才能在侗族標志性建築鼓樓前表演,所以侗族大歌又叫鼓樓大歌。侗族大歌沒有指揮、伴奏和固定曲譜,且具有多聲部特徵。主要歌唱形式為男女合唱和男女混聲合唱。過程一般先由領唱者歌唱,然後眾人隨聲合唱。歌唱的主題通常為愛情、友誼、勞動和自然。侗族大歌先後被列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Catherine Ingram in Guizhou province ( ( Photograph by Xie Zi-chong))
Catherine Ingram in Guizhou province ( Photograph by Xie Zi-chong) Source: Photograph by Xie Zi-chong
Catherine Ingram是悉尼大學音樂學院的老師,多年從事侗族大歌的研究,常常在中國西南地區的少數民族地區一住就是好幾個月,向噹地老人學習侗歌,併將之記錄下來。她有一種緊迫感,認為像這種在民間,靠口口相傳的藝術說不定哪天就失傳了。
singer
Source: By Jason Liu
下面這首歌是一首著名的侗族大歌,唱的是侗族人對生死的理解,表演者堅持要求Catherine與她們一起演唱。歌詞大意是:
“如果山崩石跌,我們會感到難過 如果岩石滾落,阻擋水流,水會繞過去 但是對於我們人來說,我們繞不過去。”
侗族大歌的表演者們來到SBS,提前感受下他們獨特的表演吧:
活動詳情:
What: Songs of Home: Anmatyerr and Kam Singing Traditions
When: 12 April 2017, 6.30pm (launch of book at 6pm)

分享
Published 11 April 2017 9:45am
Updated 17 April 2017 7:15am
By Heidi Han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