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蠔愛好者注意!】南澳及西澳逾50宗進食生蠔後引發腸胃炎個案

南澳及西澳在過去兩個月,共錄得超過50宗進食生蠔後引發的腸胃炎個案,衞生當局呼籲民眾暫時不要進食未經煮熟的海產類食物。

Oysters on sale at the Sydney Fish Market.

Oysters on sale at the Sydney Fish Market. Source: AAP

南澳自9月以來,接獲有36人進食生蠔後感染副溶血性孤菌,南澳衞生廳對此表示擔憂。

西澳在過去6星期,共有17人進食生蠔後出現腸胃炎,共中11人都表示吃過南澳的生蠔。

西澳衞生廳正努力追查患者感染的源頭,暫時未有證據顯示,除南澳外,全澳其他地方的生蠔與這些個案有關。
南澳衞生廳署理食品和藥品管制主任卡曼斯(Joanne Cammans)表示,食源性疾病對於社區中更脆弱的人,例如長者、孕婦和免疫系統受損的人,可能有非常嚴重影響。

卡曼斯說:「胃酸過低的人,例如服用抗酸劑的人,以及患有肝病的人特別容易感染副溶血性弧菌,因此應避免進食生蠔。」

患者出現的症狀包括嘔吐、噁心、發燒和頭痛,他偷通常在進食過未經煮熟的貝類和魚類等海鮮後 24 小時內出現病徵,而生蠔是最常見引發腸胃炎的原因。

南澳的生蠔產業受今次事件影響,在聖誕節前夕的生意受到打擊。

南澳初級產業和地區生物安全執行主任羅茲(Nathan Rhodes)表示,正到各個生蠔養殖場調查原因,初步發現他們均有遵守食品安全措施。

羅茲說:「未去殼的生蠔應儲存在攝氏低於 10 度的環境中,而去殼的生蠔應存放在攝氏低於 5 度的環境中,以盡量減低感染副溶血性弧菌的風險。」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


分享
Published 16 November 2021 2:39pm
Updated 16 November 2021 5:56pm
By Timothy Wu
Source: News Corp Australia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