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垃圾回收業:為禁令叫好
中國的環保人士馬軍(音)告訴SBS新聞,這一禁令對中國來說是一個非常積極的舉措,他認為,如果收到的垃圾質量低,那麼進口垃圾容易造成嚴重的二次污染。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中國一直是澳大利亞、美國和英國等西方國家的主要垃圾進口國。
這些進口垃圾曾經促進了中國制造業的蓬勃髮展,但近年來,像北京這樣的大城市開始把髮展重點轉向了服務型經濟和環境改善工作。
閒豆回收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方浩表示,“這一舉措旨在激勵國內回收企業,將鼓勵國內產業變得更有效率。”
閒豆回收目前與北京各處的企業合作,依靠互聯網技術收集和整理廢紙送到造紙廠。
方浩介紹說,自去年針對外國垃圾禁令宣布以來,北京地區的紙板回收價格已經上漲了近80%,但髮生變化的不僅僅只有回收價,對應的是更加嚴格的管理規定。方浩說,“環境控制越來越嚴格,也許幾年前,如果你不符合標準,你會被罰款,但是過去兩年以來,如果不符合標準,公司都將被關閉”。
Incom回收公司的主要業務是解決塑料垃圾問題,中國的塑料垃圾約佔全球總量的三分之一,對中國的地表和水域都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影響。
Incom公司的馮娟(音)說,這項禁令將有助於提高標準和消除不合理的回收方法。
Incom回收公司已經在中國各地安裝了5000多台自動回收機,用戶將空塑料瓶放入機器,機器立即向用戶的智能手機終端付款。
2017年,Incom回收公司通過自動回收機收集了超過5400萬個瓶子。
雖然環保人士馬軍(音)對能夠以環保方式處理廢棄物的大型企業表示歡迎,但他表示,目前中國現有的企業數量還不足以滿足所有的廢棄物回收需求。

A man transports a tricycle load of many waste plastic bottles for recycling at a reclamation depot in Qingdao city Source: AAP
他說:“中國正在制造出越來越多的垃圾,三分之二的中國城市週圍都是垃圾山,垃圾的質量可能比國外的要低,而且大部分都是通過垃圾填埋場或者焚化鑪處理”。
澳洲在行動
作為主要垃圾出口國之一,澳大利亞平均每年向中國輸送60多萬噸垃圾。中國的這一紙禁令意味著澳洲的回收行業必鬚找到新的方法來應對。
新州臥龍崗居民、衝浪愛好者安德魯·格雷(Andrew Gray)率先推動了一項運動,目標是到2020年,將臥龍崗的一次性塑料制品如吸管、餐具、咖啡杯等的用量減少70%,他將組織一個名為“沒有塑料的臥龍崗”的社區糰體聯盟,與噹地議會合作,以確保在各種戶外活動中不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而轉而使用一些替代品。

Some people are digging through bins for food, not out of desperation, but to reduce waste. Source: Getty Images / ViewApart
環保聯盟組織Boomerang Alliance的傑夫·安吉爾(Jeff Angel)說,他們正在設計一個可以在全國推廣的模式。
他說:“我們希望將這種模式變得主流化,可以在澳大利亞的所有社區實施”。
此外,據BBC報道,新技術的髮展有望解決全球低質量廢料供應過剩的問題,英國回收公司Recycling Technologies髮明了一種技術,可以將這些低質量塑膠廢料制造成一種該公司稱為Plaxx的燃油。這種燃油的用途甚廣,可以用來噹新制塑膠的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