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點:
- 華人畫家周小平30多年首踏原住民社區便迷上,多年來畫下無數原住民題材的作品。
- 他認為原住民的岩畫彌足珍貴,不但是罕有可在大自然看見的藝術品,且歷久常新。
- 周小平覺得,視原住民為「原始」是危險的想法,並沒有好好理解和尊重他們。
過去30多年,周小平一直以原住民做創作對象,本台廣東話組趁今個星期「原住民和島民周」(Naidoc Week),嘗試透過一個華人的視角,去了解遠古已植根澳洲大陸的民族。
周小平1986年在中國完成美術學位,兩年後第一次來到澳洲開畫展。他向本台表示,當年他對澳洲一無所知,剛來時大開眼界,覺得到處都很美,但過了一段時間後,他覺得這種美缺少了一種「力量」,沒有令他很激動。
朋友建議他離開這種環境,去荒漠地區走走,當年28歲的周小平便去了北領地的愛麗絲泉(Alice Springs)。
他還記得,一去到已經覺得很震撼,從沒想過澳洲人的生活、服飾是這樣。更令他好奇的,是到當地旅遊的澳洲人看待原住民的方式,「在小鎮上,那些遊客看到原住民都躲得遠遠的,會刻意繞路避過他們,有戒備的,他們不太融合。」

周小平和他的畫作。 Source: Zhou Xiaoping
當時旅遊車司機告訴他們:「下車後不要趕去拍照,否則會被他們攻擊。」
一些遊客看到的是被攻擊的可能,周小平愈來愈了解他們之後,看到的卻是其豐富而世間罕有的藝術文化。他說,在原住民社區,他們在岩上作畫,一些有數萬年歷史的珍貴作品,就曝露在大自然之中,而且看得出是隨時代而不斷演變。
他表示,在很多古老的藝術文化中,創作到了某一個年代就中斷,作品都被放進博物館裡,但原住民的岩畫則不是,不單只現在還在大自然可以欣賞到,「5萬年、1萬年、1,000年和去年的作品,都是不同的。」
以往學習山水畫的他,亦看到原住民作品和中國山水畫的相似之處。他表示,兩者都是以簡約為本,原住民傳統以樹皮作畫具,畫上通常只有4種顏色——黃、紅、黑、白,都是用天然的顏料來繪畫;山水畫更只有黑白兩色。
此外,兩種創作都用了豐富的意象,例如中國山水畫以竹子來表達風高亮節,中西部的原住民畫作亦用上不少三角形抽象圖案來表達風、電、雷、雨。

周小平作品《我們的土地就是我們的生命》。 Source: Zhou Xiaoping
不過,周小平初踏原住民土地時,「被偷走的一代」的年代還只不過結束了10多年,主流社會對原住民的研究之少,令他感到吃驚。「相關的書、電影都非常少。相比下,新西蘭對毛利人、美國對印地安人,甚至中國對西藏的研究都很豐富。」
之後30多年,周小平時不時會走進遠離城市的原住民社區,與原住民共同生活。他後來總結,尊重和誠懇是打破和他們隔閡的方法。
他舉例說,有一次他跟一個原住民飲酒,對方同意讓他畫肖像,結果繪畫途中有其他不了解情況的原住民走過來推撞他,還搶走他的畫作。結果是被畫的原住民跟這些人吵了起來。周說雖然不知他們說甚麼,但從姿體語言看來,被畫的人正為他據理力爭,最終他跟這些人都成為了朋友。
他說,要跟原住民相處,首先要了解他們文化和禁忌,例如他們對拍照很敏感,被拍的小孩子一定要穿上褲子、長者的話一定要先問准他們。他也試過一兩次拍照惹來不滿,被要求交出菲林,但他認為只要願意尊重對方,反而會獲得更多了解他們的機會。

周小平(右)替一名原住民在身上塗上顏料,作儀式前的準備。 Source: Zhou Xiaoping
周小平至今在全球開了50個畫展,除了在澳洲之外,3年前還在北京、成都、江蘇和深圳舉行巡迴個人展覽。
他說,有時候會有一些觀眾和朋友向他說,覺得原住民是「原始」的,跟自己的文明程度有差異。
周小平認為,這是個非常危險的想法,「我們應該要尊重不同的人之間的區別。不能強求以自己為標準,跟自己不一樣的人就劃為某一類。他們了解得很少,只從自己有限的文化背景和經驗,看到表面的現象便歸納為所有,對別人的文化為價值作判斷。你看到他們只有到一個面或一個點,而這個面或點跟我們不一樣。你沒有看到他們的價值。」
他說,一些城市人以固有的思維方式去看待事物,例如他們常說想「回歸大自然」,其實只是想符合自己的想像去滿足需求。

周小平的作品《不要代替我說話》。 Source: Zhou Xiaoping
「城裡人工作很辛苦,總說回歸大自然,去郊外放飛,與大自然融合,但真正去到大自然了嗎?沒有,因為那些景點都是人工設置好,真正的大自然連皮毛也沒體會到。」
「有時我會帶中國的朋友到愛麗絲泉或偏遠地方,他們看到覺得很美,但我說只要把你們放在那裡3天,那就受不了。城市人有一種習慣的思維模式,就是計劃性,每做一件事心裡都要有個計劃,都要做很多功課。當你跑到大自然,沒有這些計劃時,天天看著大自然,甚麼都沒有發現,便會變得非常失望、很迷失,不知應該在這裡做甚麼,會想我拍一張照片已經足夠了。」
他認為,待人和大自然一樣,「你在大自然沒有融進去,沒有和大自然一塊石頭、一塊土地、一個環境、它裡面的文化等各方面融進去,沒有跟它有心靈交流,是不可能在那裡待得更長的。你再怎樣讚美它,把你放在那裡就完了。這種思維把城市人(跟大自然和原住民)拉得遠遠的。」

周小平在大自然裡生活。 Source: Zhou Xiaoping
在澳洲,所有人必須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離。在室內場所,必須保持每人至少有4平方米的空間。
如懷疑感染新冠病毒,請致電家庭醫生求助,切勿直接前往醫院或診所。如有需要,請撥打 1800 020 080 致電「全國新冠病毒健康資訊熱線」。
如遇呼吸困難或緊急醫療事故,請立即致電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