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梳化可能比在床上更容易入睡?

部份人會遇到這個問題:為甚麼在梳化上入睡如此容易,但在床上卻總是睡不著呢?

A woman in a pink shirt sleeping on an L shaped couch

為甚麼有時在梳化比在床上更易入睡? Source: AAP / MOODBOARD/MOODBOARD

經過漫長的一天,你倒在梳化上,在看電視時開始有睡意,「瞌眼瞓」。室內溫暖,梳化也很舒適,電視的背景噪音令你睡著了。

然後你心愛的人輕輕拍醒你,提醒你上床睡覺。但當你到了床上,卻沮喪地發現自己根本睡不著。

為甚麼在梳化上入睡如此容易,但在床上卻總是睡不著呢?

為甚麼躺在梳化上很容易睡著?

睡眠壓力是在梳化上睡著的原因之一。這是指對睡眠的生物驅動力的強度。醒著的時間越長,睡眠壓力就越大。

生物鐘或晝夜節律也是另一因素。它告訴你在白天要保持清醒,在夜晚要睡覺。 
環境也會影響能否入睡。可能剛吃飽,室內溫暖,梳化舒適,燈光昏暗,也許背景有電視節目。對於許多人來說,這樣的環境非常適合入睡。

因此,在一天結束時,入睡壓力很大,你的生物鐘告訴你,是時候睡覺了,而你的環境又如此舒適溫暖。

在梳化上小睡後會有甚麼影響?

如果你在上床睡覺前在梳化上小睡過,你的入睡壓力可能比小睡之前要低得多。小睡之前你可能經歷的是超過16個小時的疲憊。而今剛剛醒來,因此入睡壓力較小,這可能會讓你在床上更難入睡。 

如果只是在梳化上小睡了五分鐘,那麼在床上入睡可能不會太困難。這是因為短暫的小睡時間不太可能大為降低入睡壓力。但如果睡了一個小時,情況可能會有所不同。

睡眠周期可能也會產生影響。大多數睡眠周期長約90分鐘。人通常從淺睡開始,進入深睡,然後再次進入淺睡。如果在深睡時醒來,可能仍然昏昏欲睡,那麼上床時可能很容易入睡。但如果在淺睡時醒來,再次在床上入睡可能會更難。 

此外,從梳化上起來後,可能會做些活動,比如開燈或刷牙,這都可能會令人更加清醒,因此上床後更難入睡。

為甚麼無法在床上入睡?

在床上入睡較難也可能有其他原因。許多人對入睡感到焦慮,擔心睡眠不足或入睡不夠快。

在這種情況下,上床睡覺會感到緊張和不安,從而難以入睡。在梳化上入睡可能更容易,因為壓力較小。

由於睡眠的衛生不佳,在床上也可能更難入睡。這指的是睡前行為和睡眠環境。

良好的睡眠衛生習慣,包括在入睡前保持規律的作息,選擇黑暗安靜的睡眠環境,以及在床上不用手機。對於許多沒有良好睡眠衛生習慣的人,他們的睡前行為和臥室環境可能不利於入睡。

怎樣才能在床上更易入睡?

首先,確保房間昏暗、安靜、舒適。在冬天,這可能意味著在睡前 20 分鐘開暖氣,或者把熱水袋放在床上。在夏天,可以考慮在房內安裝冷氣或風扇,讓房間更舒適。 

如果覺得開著電視很容易入睡,那麼可以在入睡時在臥室裡放些「白噪音」。有證據表明,這可以掩蓋其他干擾噪音,從而更易入睡。

睡前行為也會影響入睡的難易程度。確保每晚遵循相同的睡前常規(包括在同一時間上床睡覺)會有所幫助。
此外,即使很難做到,也盡量不要在床上看手機。睡前看手機會更難入睡,因為看手機既暴露在藍光下,也會因接觸各種內容而產生潛在的壓力或警覺效應。

簡而言之,想要在床上更易入睡的最佳方法是一開始就避免在梳化上入睡。

這將確保白天累積的所有睡眠壓力,能令你直接在床上進入深度睡眠。 

本文作者:中央昆士蘭大學(Central Queensland University)心理學講師斯普雷瑟(Madeline Sprajcer)及 中央昆士蘭大學阿普爾頓研究所(Appleton Institute)研究所主任弗格森(Sally Ferguson)

本文作者沒有為任何可能從本文中受益的公司或組織工作、諮詢、持有股份或接受資金,並已披露除了他們的學術職務外,沒有相關從屬關係。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

分享
Published 14 August 2023 7:54pm
By Madeline Sprajcer, Sally Ferguson
Source: The Conversation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