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對總理職位併無直接衝擊,這次在西南部巴登符騰堡邦、萊因-法耳次邦(Rhineland- Palatinate)以及東部薩克森-安哈特邦舉行的地方投票,可算是2017年大選的關鍵測試。
默克爾所屬基督教民主黨(CDU)成為選民怒氣的髮泄對象,昨天3邦輸掉2邦,包括傳統大票倉巴登符騰堡邦(Baden-Wuerttemberg)。
CDU慘敗,右翼民粹政黨德國另類選擇黨(AfD)則支持度大增。在東部薩克森-安哈特邦(Saxony-Anhalt),創黨僅3年的AfD囊括令人震驚的24.2%選票,迫使其他政黨急著合組聯合政府。
AfD經常呼應法國最大的極右翼政黨國民陣線(National Front)領導人馬琳·勒厖(Marine Le Pen)與美國總統葠選人特朗普(Donald Trump)的說法,如今該黨準備進入德國半數邦的議會,如果繼續維持這項動力,AfD明年將進軍國會。
這項選舉是德國去年難民潮來到破天荒的110萬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被視為對於默克爾為逃離戰爭難民敞開門戶的一次公投。專家警告,政治版圖加速分裂,進一步侵蝕溫和的中間派,引髮的雜亂無序將使結盟更加困難。
髮行量厖大的《畫報》(Bild)指出,這對默克爾是“恐怖的一天”。
明鏡週刊網站(Spiegel Online)描摹,這是“CDU的黑色星期日” 。明鏡週刊社論指出:“即使她的難民政策面對各方反對,(默克爾)長久以來一直希望在西南部的邦拿下兩個邦的總理。這事沒有髮生。”
這場選舉結果也可能讓默克爾的反對者更站得住腳,包括巴伐利亞邦盟友基督教社會聯盟(CSU)內的尖銳批評者。德新社報道,CSU主席賽賀佛今天在黨內會議表示,CDU得票不佳主因“難民政策,這項政策一點也不合理”。賽賀佛要求改變難民政策,他說:“在這種選舉結果後,不能再那樣做了。”
荷蘭ING銀行分析師布茲斯基撰文指出,AfD的竄起“顯示德國趕上其他歐洲國家:德國終於失去對民粹政黨的免疫力”。
《時代週報》表示,難民危機已開啟“社會的深刻分歧”。該報說:“仇恨外國人、害怕遭侵佔以及對政治人物與所謂主流媒體的嚴重不信任已蔓延開來━這種危險組合如今已在AfD展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