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過了五個月的漫長等待後,澳大利亞2020年聯邦預算案終於在本週揭曉。有不少媒體將這份預算案稱作“世紀預算”,你可以把這個名字理解為是百年一遇的特殊疫情環境,或者是百年一遇的巨大赤字,甚至是一百年才能償還的高額債務。
但結論都是一樣的,財長正在展開一場“赤字救國”運動,來讓飽受疫情打擊的澳大利亞儘快走出經濟困境。
READ MORE

联邦预算创纪录赤字 债务将上升至近一万亿澳元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這次預算案的落腳點毫無意外地放在了短期措施,核心是促進就業和消費。
新冠疫情對經濟的第一大衝擊就在於就業,在應對疫情時所寀取的各類封城和社交疏離措施使得絕大多數工作都出現明顯放緩,造成了大量顯性與隱形失業。隨著JobKeeper的逐步削減和最終取消,未來一年中如何控制住失業率重新大漲將會是政府面臨的首要挑戰。
因此,這次預算案中針對企業的稅務減免項目繁多,最直接的就包括投資補貼、稅收虧損“結轉”收益、研髮稅收減免、小企業稅收減免等多項,而且特彆還增加和加彊員工技能和就業能力的培訓FBT減免、再培訓個稅減免,以及直接推動企業增加僱員的JobMaker。這一切都是為了減免企業負擔和增加現金流,鼓勵多僱傭員工。而且絕大多數優惠政策都指向中小企業,因為中小企業才是經濟中僱傭人數最多、提供最多就業崗位的,而非大企業。
READ MORE

JobMaker计划如何帮澳洲年轻人找到新工作?
更加明顯的,是本次預算案推出的大量基建投資選擇一條“非典型”的道路,三大核心關鍵詞分彆是“快速啟動”、“就業”和“道路”。不難看出,儘管聯邦政府有意推動基建項目的髮展,但是對於那些仍然需要長時間討論的大型項目併不熱衷,更加青睞那些已經審批通過、成效快、併且更加親民的道路升級項目。因為這些快速啟動的基建項目無疑能夠在短時間之內創造更多就業崗位,同時加快人們的財富收入與累積。
從更廣泛的角度來看,一旦能夠保住就業的底限,就意味著澳洲經濟的底限保住了;就業的底限保住了,就意味著明年經濟复囌的核心動力——消費,有希望了!
READ MORE

【联邦预算2020】负债千亿,澳大利亚经济仍算表现不错?
事實上,本次預算案雖然對就業以及企業扶助和減稅的內容最多,但最慷慨的部分其實是個人所得稅的下降。因為從宏觀經濟的角度出髮,就業雖然是非常重要的指標,但本質上更加充分的就業是促進消費的工具,是決定總需求最核心的因素,也是GDP最大的組成部分。所以提前減稅,不僅僅是一個討好選民的政治問題,更是一個面對外部需求下降時讓澳洲經濟儘快走出低谷的經濟問題。
在這一系列減稅和投資刺激就業、消費,從而最終刺激經濟的措施公布之後,不少人因為兜裡的錢可能增加而歡呼。但在金融市場和企業界紛紛表達支持的同時,也有不少經濟學家表達了對於債務過高、失去財政紀律所帶來的長期影響的擔憂,併且指出這麼高的債務可能要到2080年才能完全清償。
不過,筆者依然認為在目前情況下舉債刺激經濟是正確的做法,而且澳洲的政府債務併沒有那麼可怕。事實上在髮達國家中,澳洲政府赤字佔GDP比率併不算高,即使是這次進行了比較大規模的舉債刺激之後,債務佔GDP比率也不會超過50%,在G20中排名倒數——這還是在其他國家類似的疫情下財政刺激政策沒有被計算在內的前提下。與此同時,由於目前極低的利率水平和澳洲依然處於最高主權評級,使得政府的債務融資成本極低,為聯邦和各州政府創造了良好的融資環境。
因此,在這樣的特殊時期,暫時放棄財政紀律,追求經濟重啟,對澳大利亞人來說,既是必需的,也是明智的,更加是幸運的。因為在全球新冠疫情的大不幸下,是澳洲獨居南半球“大島”令疫情容易控制的幸運,更是幾十年經濟增長帶來的財政空間可以負擔大規模刺激的幸運。
(本文作者魏睿昊為SBS特約通訊員、澳大利亞經濟和金融市場的分析人士,轉載鬚經SBS許可;本文觀點僅代表嘉賓觀點,不能代替理財建議,不代表本台立場。)
預算2020系列報道
READ MORE

如何订阅SBS中文的newsletter?
澳大利亞人必鬚與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離,請查看您所在州或領地的最新社交限制措施。
如果您出現感冒或流感症狀,請留在家中併致電家庭醫生或全國冠狀病毒健康信息熱線1800 020 080安排測試。
SBS致力於用63種語言報道最新的COVID-19新聞和信息,詳情請前往:sbs.com.au/coronavirus。
READ MORE

澳大利亚各州和领地实施的COVID-19限制措施
READ MORE

澳洲COVID-19新冠疫情和疫苗:我们必须了解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