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冠狀病毒病目前已傳播至全球70多個國家,澳大利亞在上週日(3月1日)出現了首例死亡案例,隨後確診了3例人傳人社區傳播,引髮民眾恐慌搶購生活日用品。
雖然世界衛生組織(WHO)還未宣布“全球大流行”狀態,但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已經啟動了緊急應對方案。總理莫裡森上週五(2月28日)表示,全球大流行的風險“對我們影響很大”,因此最好基於此開始行動。
READ MORE

未等“全球大流行”宣布,澳洲率先启动应急方案
澳大利亞伊迪斯科文大學(Edith Cowan University)的災害響應研究員Erin Smith副教授呼籲人們在面對即將到來的大流行狀態時,保持冷靜。
她說:“雖然這很可怕,但重要的是要記住,該病毒僅在約5%的感染者身上引起嚴重的臨床疾病,而因該病毒死亡的1~2%受感染者中通常是有併髮症的老年人。”
“我們有一個獨特的機會窗口來教育公眾,讓他們保持警惕和注意,但不要恐慌。”
Smith教授建議公眾做到以下幾點:

Some surprising items could be missing from shelves as Aussies stock up on supplies. Source: Getty Images
·理智購物:合理儲存特定物品,例如處方葯、不易腐爛的食品和瓶裝水等,但目前兩週的用量就足夠了,大家不需要急忙前往超市批量寀購;
·勤洗手:人們應該習慣定期用肥皂和水洗手,如在不方便洗手時使用免洗洗手液,但請記住免洗洗手液在殺滅冠狀病毒的效果不如用肥皂和流動水洗手;
·改正某些行為:我們還需要停止觸摸面部,人們每小時會觸摸臉24次。停止摸臉有助於預防冠狀病毒等疾病,這些疾病通過飛沫傳播併附著在我們的手上,然後通過我們的眼睛、鼻子和嘴巴進入身體;
·穫取正確信息:世界衛生組織(WHO)和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等是了解該病毒最新情況的可靠信息來源,不要相信謠言,但請記住常洗手併停止觸摸臉可以有效預防感染。
·和家人溝通:
Smith教授說,對於家庭來說,非常重要的一點是就如何為大流行做好最好的準備進行認真交流討論。
她說:“明智地考慮可能的情況,例如父母或子女在家中生病了該怎麼辦。”
“人們需要仔細考慮,如果幼兒園、托兒中心和學校因防止疾病傳播而關閉,應該怎麼辦。如果父母中有一人或兩人是醫務人員,那麼他們與冠狀病毒患者的接觸會增加感染風險,這也是值得討論的問題。”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科比研究所(Kirby Institute)生物安全項目主任、全球生物安全教授、國家健康及醫學研究委員會首席研究員Raina MacIntyre教授回答了有關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的幾個大家較為關注的問題。
·什麼是大流行?
大流行有幾種不同的定義。一個簡單的定義是某種流行病在全球流行。另一個定義是兩個或多個大洲出現疾病在社區內持續傳播,這可能就是我們現在用的定義。
·還有多長時間才有疫苗?
疫苗通常可能需要幾年時間,在某些情況下可能需要5到20年時間,但經厤了多次流行病爆髮,特彆是自埃博拉危機爆髮以來,我們已經對人體疫苗的開髮加快了速度。但我認為也需要12到18個月是一個合理的週期,也許會更快些,但大概需要這樣一段時間。
·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如何傳播?

A man wearing a protective face mask seen in Sydney, Monday, March 2, 2020. Source: AAP
這是一種呼吸道病毒,也就是說病毒在呼吸道中生長增長。我們知道在肺部、尤其是在肺部深處髮現的病毒載量(指病毒的數量)比在咽喉和鼻腔中更高,這有利於空氣傳播。但我們也知道冠狀病毒和非典型肺炎(SARS)和中東呼吸綜合徵(MERS)一樣通過飛沫傳播。較大的飛沫可以來源於喉部或者鼻腔,但是可以來源於接觸。
因此,在被通過污染的表面,如果例如有人在對扶手或桌椅上咳嗽或打噴嚏,然後你把手放在那裡,可能會讓自己受感染。
·我如何保護自己?
經常洗手,因為手部衛生是你可以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只需肥皂和水就足夠了。除非沒有水衝洗,否則無需使用免洗潔手液。如果你生病了,請不要去上班;如果你孩子生病了,請不要送他們去上學。
·我們應該有多擔心?
我認為我們需要密切關注國際局勢。令人擔憂的是,儘管中國已經成功控制了這一流行病,數字正在下降,但現在我們看到這種流行病在其他國家和地區開始流行。這是一個令人擔憂的問題,因為每個國家都需要同樣保持警惕併迅速作出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