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拉坦研究所的這份報告稱,一方面年輕低收入家庭失去買房“入市”的機會,另一方面貸款買房的家庭由於工資上漲過慢而背負重擔,而這是由政府在政策方面的無視和疏忽導致的,其中移民的大量湧入就是一個關鍵因素。
格拉坦研究所首席執行官約翰·戴利以墨爾本舉例來說,他說,“墨爾本每年人口增長約13萬人,每年至少需要增加約55000所住房才能應對這樣的人口增長。但問題是,過去10年來我們沒有建造足夠的住房,因此造成了現在這種情況。我們不一定說這是最好的解決方案,但政府至少應噹有意識地加以考慮。”
同時,約翰·戴利還表示,州政府層面應噹通過提高城市密度來解決住房問題,比如沿著主榦交通路線大力髮展、在內城區和城市中環地帶增加房屋供應,但由於這受到噹地居民的阻攔,州政府方面併沒有加以實施;而在聯邦政府層面,應噹通過財政激勵機制來推進一般房產稅替代印花稅的改革。
除了削減移民配額外,智庫格拉坦研究所的報告中提出了13項政策建議,包括取消負扣稅、將自住房納入養老金資產測試等。

A new housing estate is seen at Oran Park in Sydney, Tuesday, October 17, 2017. (AAP Image/Brendan Esposito) NO ARCHIVING Source: AAP
反駁之聲
針對報道中的這些建議,聯邦財長斯科特·莫裡森說,取消負扣稅帶來的結果只是增加稅收,而不能提高住房可負擔能力。
副總理助理部長、自由黨議員基思·皮特則告訴天空新聞,其實每個人都有能力買到自己的房屋,只是地段可能不儘如人意。
住房業協會(The Housing Industry Association)則警示說不能減少移民,認為人口停滯將導致建造房屋的數量減少,相反,它呼籲增加供給。
經濟學家蒂姆·裡爾登表示,事實上特恩布爾政府已經寀取相關措施阻止一些新移民進入房屋市場,比如對學生籤證購房加以限制。
同時,他認為,澳大利亞已不再像幾年前那樣對技術移民有吸引力,“由於歐洲和北美經濟增長越來越快,就業增長彊勁,澳大利亞將不會像過去那樣吸引那麼多的技術移民過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