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份《澳新及太平洋塑膠公約》(ANZPAC Plastics Pact)由澳洲、新西蘭和太平洋島國的多個組織共同簽署,包括超市集團Coles和Woolworths、跨國企業聯合利華(Unilever)和雀巢(Nestle)、以及瓦努阿圖Brewing公司和薩摩亞旅遊局等。
這些機構和企業承諾將在2025年前,通過重新設計、科技創新及代替品來完全棄用不必要和有問題的塑膠包裝;其他塑膠包裝必須完全可回收利用,而實際的回收利用率將達致至少25%,同時各地區和各種類塑膠包裝的回收率將達致平均25%。
超市集團歡迎公約
Woolworths可持續發展負責人安卡倫(Adrian Cullen)表示,該公約是整個行業解決塑膠問題的首次合作。「近年我們已在包裝和門店禁用了數千噸的塑膠,但我們知道還有更多要做,也不能獨自地做。」
Coles行政總監戴維斯(Greg Davis)則指,該公約是Coles成為全澳最可持續發展的超市這一目標的一大步。
不過,澳洲目前每100萬噸塑膠包裝,只有18%獲得回收。

Supermarket chain Coles says signing the ANZPAC Plastics Pact is part of the company's plan to move towards zero waste. Source: AAP
澳洲包裝公約組織(APCO)行政總裁唐納利(Brooke Donnelly)表示,塑膠生產線兩端共同合作非常重要。「設計是重要一環,以確保你生產的包裝有最大的機會進入回收系統。有些塑膠包裝很難重新利用,我們正需要一同解決這種問題。」
她說,目前已有三份之二塑料包裝獲得回收,但只有約四份之一得以循環再用,不同的形狀和顏色都會加大難度。
此外,唐納利認為,澳洲對塑膠的基建太少:「我們要有足夠的基建來支持高水平的塑膠回收需求。」她說,這需要社會有一個「共同的塑膠回收經濟的願景,即不再產生(塑膠)廢物和污染」。
簽署公約的企業的下一步,唐納利認為是它們應有明確路線圖如何實現相關目標,同時,消費者也可以通過支持這些企業,間接向那些未參與的企業作出呼籲。
《澳新及太平洋塑膠公約》是太平洋地區首份限塑同意書,是英國Ellen MacArthur基金會的塑膠公約網絡的行動之一。該網絡包含全球550個組織。

The plastics pact also aims to support the creation of a circular economy for plastic where plastics remain in the economy and out of the environment. Source: AAP
世界其他地方也有類似的公約,其中有10份覆蓋全個歐洲,加拿大、英國和南非也簽署過承諾限塑的同意書。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