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健康】寶寶生活環境過於乾淨可能導致兒童白血病

一項具有爭議的研究認為,新生兒頭幾年生活的環境過於無菌是導致兒童白血病的原因之一。

Babies

A germ-free environment for babies has controversially been linked to childhood leukaemia. Source: AAP

我們對於家庭衛生變得越來越謹慎小心,因此孩子們在他們出生後頭幾年裡接觸的細菌會比較少。

有推測認為,這種對於清潔的狂熱導致了更高的過敏率,而現在,又一個爭議性看法提出了:無菌環境引發了兒童白血病。

本週發表在《自然綜述-癌症(Nature Reviews Cancer )》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表明,在出生後的頭幾年,無菌環境是導致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的主要原因之一。

倫敦癌症研究所(Institute of Cancer Research)的英國專家梅爾·格里夫斯(Mel Greaves)表示,無菌環境再加上不幸的遺傳因素,可能會讓兒童容易患上流感等常見傳染病。

這項“全面性”的研究基於全世界30多年對於血癌的研究工作。
這一理論可以解釋為什麼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在富裕社會中更為普遍,因為那裡的嬰兒不受感染。

這也可能是為什麼沒有母乳喂養的嬰兒、在日間托兒所不與其他孩子混住的孩子、剖腹產生下的孩子或者是獨生子女更容易患急性淋巴性白血病。

格里夫斯教授說,孩子們得白血病不應該去責備家長,但建議家長們“不要太在意普通或細小的感染”。

他還呼籲家長在出生後的第幾年和他們的孩子進行接觸以及“盡可能多的和其他孩子”接觸,“我希望這項研究能對孩子們的生活產生真正的影響。”

“最重要的是,大多數兒童白血病的病例很可能是可以預防的,”格里夫斯教授說。

兒童癌症比較罕見的,但卻是災難性的。 100萬嬰兒中,大約2500人將在兒童時期患上癌症。

來自牛津大學喬治全球健康研究所(he George Institute for Global Health)的澳大利亞流行病學教授特倫斯·德懷爾(Terence Dwyer)說,可能的環境因素——比如減少感染的風險——正在促使發達國家兒童癌症發病率的上升。

“就我們所知,從全球數據來看,它在發達國家比發展中國家要普遍得多”,德懷爾教授告訴澳聯社。

他說:“看起來,像澳大利亞這樣的地方,兒童白血病的發病率甚至是印度的兩倍還多。”德懷爾教授指出,雖然許多案例可能因數據收集不可靠而被遺漏,但比率的差異仍然“顯著”。

德懷爾教授希望兒童癌症在未來可以預防,但他也表示,這需要大量的隊列研究*。

*隊列研究是通過對未患某一特定疾病的人群在一定時間內的觀察,根據相關性來確定被觀察對象患病的風險。

 


分享
Published 24 May 2018 10:53am
Updated 25 May 2018 4:27pm
By Dong Xing
Source: AAP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