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新聞盤點
【另謀出路】除了高考,升學的方式也越加多元,選擇在本科就出國留學的高中生已漸漸多了起來。今年,南京外國語學校有270餘名同學被美國、英國、加拿大、法國等國家的大學錄取。(新浪)
【大媽護考】根據中國媒體報道,湖南甯遠縣城區範圍內近5000名“廣場舞大媽”配合高考“靜音護考”行動,在高考期間主動停跳廣場舞10天。
【機器考生】這個“高考機器人”是國家863計劃(國家高技術研究髮展計劃)的一個項目。該項目於2015年啟動,以科大訊飛為牽頭單位,聯合清華、北大、中科院自動化所等30多家科研院校和企業研髮實施。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目標:研制出能通過高考考上大學的機器人,而且是一本大學。計劃在2019年或2020年完成最後的成果測試。(品玩)
【拒之門外】經溫州市教育考試院調查核實,7日上午9點17分,溫州華僑職業中等專業學校考點,溫州護士學校的一位考生遲到17分鐘。按照考場規則:開考15分鐘後不得進入考點葠加噹次科目考試。所以該考生被拒絕進入考場。(搜狐)
【考試迷思】聽眾朋友反映,有的“高考”家庭請香拜佛,希望助孩子一臂之力。還有的家庭安排孩子每天都穿特定顏色的衣服,期望以此給孩子帶來心理暗示或好運。
【外媒驚詫】《衛報》在2016年十月曾撰長文介紹中國“Gaokao”,題目為《中國的高考是世界上最難的考試嗎?》。文章收穫了500多條留言,有驚詫於高考難度的,有認為高考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的,也有認為“這種環境下出來的孩子以後會更加抗壓”的。
【澳洲“高考”】澳大利亞的中學教育要求學生在完成各州規定的高中課程後,在12年級時,所有的學生都必鬚葠加州政府組織的畢業考試,通過考試的學生便穫得各州頒髮的高中畢業證書。在澳洲,和中國不同的是,“高考”成績併不是決定高中畢業生升學的唯一標準。通常,這一成績只佔總成績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成績來自於學生的平時成績,主要是11年級和12年級的成績。併且,在選擇考試科目方面也更加靈活。

Source: Pixabay
高考的“前世今生”
噹年,北京的高考作文題是“我在這戰鬥的一年裡”,湖南省的題目是“心中有話對黨說”。
2017年的高考,全國報名考生共有940萬人。
全國卷1的作文題是,利用共享單車、一帶一路、大熊貓、高鐵、京劇、中華美食、移動支付等十個關鍵詞,向外國到中國的留學生介紹你眼中的中國。上海高考作文題是以“預測”寫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