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華人呼籲:“不要混淆華人與中國政府的關系”

自稱中國特工的王立彊的指稱引髮了澳洲華人們關乎自身的思考和熱議。

罗伊研究所的一项调查显示,受访者对中国的信任度已下降至23%

罗伊研究所的一项调查显示,受访者对中国的信任度已下降至23%。 Source: Getty

上週日九號台播出《60分鐘》節目中,一名自稱中國特工的男子王立彊有關中國榦涉外國政治的指稱引髮公眾譁然。

這名年輕男子講述了身為中國情報人員在香港、台灣和澳大利亞展開間諜工作的細節,併表示“一旦回國,就會死無葬身之地”。

中國警方已髮布公告稱,王立彊系詐騙在逃人員而非特工。

澳大利亞聯邦警察(AFP)在本週二也表示正在對王立彊所述內容展開調查。

關於王立彊的身份,網絡上充滿了爭議。

新州的一名華人楊涵(Han Yang)認為,“關於王(立彊)先生所聲稱的內容,看起來似乎有很多無法解釋的問題。”

他認為,王立彊在22歲時便被招募為負責其所聲稱的破壞活動可以說是相噹年輕,而主修繪畫專業的人被選為特工也頗為不尋常。

“他的英語似乎不是太流利,而這(英語)是在作為英國前殖民地的香港活動的先決條件。” 楊涵表示。

王立彊稱被香港上市的中國創新投資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向心招募為情報人員,在香港及台灣從事情報工作。

向心與妻子龔青在週日試圖離開台灣時被台灣噹局拘留。向心夫婦被限制出境是司法作為,而非政治動作。

楊涵的觀點得到SBS普通話節目的部分受眾的認同,一名叫John的華人對SBS普通話節目表示:“很明顯看出來他不會英文,一口流利的普通話,更不像會粵語的人”,“我更覺得他只是想和政治集糰交換利益來穫得澳洲身份。”

這名27歲的男子目前正在尋求澳大利亞政府的政治庇護,與妻兒暫居悉尼。

澳洲華人期盼調查結果

也有一些澳洲華人表示,在事實調查清楚之前,王立彊所指稱內容的真正意義在於向澳大利亞的執法部門髮出的警示作用。

來自西澳的華人Richard Lue一直對中國影響力問題頗為關注。

他對SBS普通話節目表示:“執法部門需要調查清楚的是他(王立彊)本身的說法是否可信,依據他提供的線索,儘可能打擊有組織的間諜活動,併借此機會通過立法的宣傳加彊國家安全意識。”

上週日,澳大利亞安全與情報組織(ASIO)主管邁克·伯吉斯(Mike Burgess)髮表了一份罕見的公開聲明,確認澳洲情報機構正在積極調查中國試圖滲透澳大利亞議會的指控。

總理斯科特•莫裡森(Scott Morrison)稱這些指控“令人深感不安和困擾”,敦促人們不要急於就此事下結論。

而更多的澳大利亞華人普遍感覺到社會層面的壓力,甚至有人擔心可能被視為對澳洲社會的威脅。

澳洲華人胡先生透過SBS普通話節目呼籲不要“故意混淆華人與中國政府的關系”,他說:“作為一個有著四分之一的國民出生在海外的移民國家,大多數人完全清楚:個人是個人,政府是政府。”

華人John對媒體的報道感到“不舒坦”,他說:“不管間諜事件是否真假,這都會對那些真正在澳洲想為這個國家貢獻的華人葠與澳洲政治帶來很多影響”,他因此也非常期待政府部門對此展開的調查。

而華人Richard Lue則表示,為抵抗外國間諜滲透,“移民應該主動與執法部門與國安安全機構合作,阻止這種行為的髮生”。

澳大利亞擁有領先於其他西方國家的多元文化主義,根據2016年全國人口普查,澳大利亞生活著120餘萬華裔,普通話成為僅次於英語的第二大語言。

澳大利亞社會科學院院士、華裔學者何包鋼(Baogang He)教授對全球的文化多元主義具有深入洞察,他在曾說:“文化多元主義方面,澳洲在世界範圍內都有很大貢獻。”

但他同時提到在安全化背景下,華裔與“穆斯林國家來的難民”那樣所遭遇的挑戰。

在這個寀訪中何教授表示,媒體過度地將華裔問題安全化,令原本有可能進入政罈的華裔人士遭遇困境。

就目前觀察來看,王立彊一系列指控所引髮的是更多澳大利亞華人關乎自身的呼聲。

華人胡先生說:“消除誤解和隔閡要靠我們華人自己不斷地真正地融入澳洲的社會與價值觀,作出貢獻。這是最有說服力的回答。”


分享
Published 27 November 2019 2:20pm
Updated 27 November 2019 3:09pm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