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智庫組織「」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在中國,撫養一個孩子到 18 歲成年,其成本是人均國內生產總值 (GDP) 的 6.9 倍,是德國 (3.64 倍) 的一倍,亦是澳洲 (2.08 倍) 及法國 (2.24 倍) 的兩倍多。
新數據令中國成為養育孩子成本第二高的國家,僅次於南韓。當地養育孩子的成本是其人均 GDP 的 7.79 倍。
南韓是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國家之一。去年,當地每個女性的平均預期嬰兒數量降至 0.78,而中國則為 1.1。
該報告指:「高昂的生育成本是影響育齡家庭生育意願的重要因素之一。為此,需要在國家層面推出政策,降低育齡家庭的生育成本。」
「具體措施包括現金和稅收補貼、購房補貼、建立更多的托兒所、提供性別平等的產假、引進外國保姆、促進靈活的工作時間、保障單身婦女的生殖權利、允許輔助生殖技術以及改革高考和學校制度。」
2017 年,一項由中國國家衞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的調查發現,77.4% 的育齡女性表示「經濟負擔沉重」,是除了「年紀太大」或「沒有人力照顧孩子」外,不想生育的首要原因。
「育媧人口」的報告估計,在中國,將一名孩子從出生養到 18 歲,平均費用為 48.5 萬人民幣 (10.6 萬澳元),而撫養一個孩子到大學畢業的費用約為 62.7 萬人民幣 (13.7 萬澳元)。
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21 年中國人的平均年收入為 10.5 萬元。
另一方面,養育成本的城鄉差距亦相當大。在城市撫養一個孩子到 18 歲的平均成本為 63 萬人民幣,是農村的一倍多。
在北京和上海撫養一個孩子的平均成本分別為 96.9 萬人民幣給 102.6 萬人民幣,而西藏的成本只有 29.3 萬人民幣。
近年,中國當局一直在尋求鼓勵生育的方法。而在 2022 年,中國的死亡人數在 60 年來首次超越了新出生的人數。
去年,中國的出生率降至每一千人 6.77 的歷史新低,總人口減少了 85 萬人,略高於 14.1 億。
中國女性在去年誕下了 956 萬名嬰兒——這是現代歷史上最低的數字,亦是出生人數首次低於一千萬的水平。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