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底,在澳洲的主要大城市和偏遠地區即將正式迎來5G時代。與此同時,大多數的歐洲5G供應商也預計在2020年推出這一技術。
一時間,這項新興的超高速移動通信成為了網絡科技領域的寵兒,而圍繞5G展開的討論和引發的爭議也絡繹不絕。
它的下載速度究竟有多快?又是否會帶來健康危害?
什麼是5G
與目前廣泛使用的4G網絡一樣,5G基於無線電頻率,用於電視廣播、步話機、Wi-Fi信號或車庫門遙控器等。
它將使用更高的無線電頻率,以更快的速度傳輸移動數據。
但由於較高的無線電頻率得傳播範圍不如較低的頻率,因此它將依靠更密集的小型天線和人工智能來提供比當前4G網絡快50或100倍的數據速率。

5G network wireless systems Source: Getty images
5G能做什麼
5G將允許人們一如既往地發短信、打電話和瀏覽網頁,但會大大提高數據在網絡上傳輸的速度,可以更輕鬆地下載和上傳超高清和3D視頻,並允許智能手機運行更複雜的應用程序。
超高傳播速度和更短反應時間的結合,可以釋放其他熱門技術的全部功能,為無人駕駛汽車、無人機、虛擬現實和更廣泛的物聯網提供動力。
除了速度之外,5G的最大好處還有它的超低延遲,這意味著外科醫生未來可能不需要與患者在同一房間內。
5G危害健康?
其實,5G的誕生一路坎坷。
日前有媒體曝出,在美國加州一地方議會出台法案禁止在當地搭建5G通信塔。在英國,有人發傳單抵制5G並稱其“致癌”。甚至,中國的某互聯網CEO公開表示,5G信號輻射“對人體的危害更大”。
5G網絡與之前4G、3G等移動通訊技術相似,都是靠無線電頻率把信號從發射塔台或天線傳送到手機上。由於5G網絡基站的密度更高,意味著每個基站的發射功率會更小,輻射也更小。
另一方面,手機和WiFi發射出的信號屬於非游離輻射(Non-ionising radiation)範疇,因此不足以造成癌變的風險。
世界衛生組織在2014年發文稱,“迄今為止,尚未證實移動電話的使用對健康造成任何不良後果。”而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則不排除可能性,將移動電話造成的電磁場列為“可能導致人類癌症的物質”。

The Huawei booth at a Chinese 5G technology expo Source: Reuters
實施中的阻礙
由於5G行業仍在就其技術本身的細節爭論不休,缺乏共同的標準可能會減緩其實施進度。
兼容5G的手機仍未上市,而在許多國家4G部署尚未完成,尤其是在一些非洲國家,才剛起步。
華為試圖在西方市場參與5G基建建設卻因“安全隱患”的質疑遭到封殺。而電信運營商必須投入大量資金來部署5G。
Deutsche Telekom首席執行官Timotheus Hoettges估計,僅在歐洲提供5G網絡的成本就達到了3000億至5000億歐元(4120億澳元至7850億澳元)。
同時,5G還面臨來自其他同類技術的競爭,而這些技術可能更適合連接設備,例如:法國公司Sigfox的非蜂窩物聯網網絡(LoRa),或由法國Orange提供支持的非標準化低功率廣域( LPW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