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謠言粉碎機:扒一扒那些網上瘋傳的瞎話

謠傳和錯誤的新冠病毒治療方法正在全球範圍內迅速傳播,它們對公眾和個人的健康與安全構成切實的威脅。為了減少傳播錯誤信息,我們搬來謠言粉碎機。看看這裡面有沒有您相信過的瞎話。

myths around coronavirus

Source: Getty images

COVID-19大流行伴隨著世界衛生組織所說的“信息大流行”——也就是錯誤信息、虛假信息、陰謀論和謠言。

為了減少錯誤信息的傳播,我們請澳大利亞國立大學醫學與傳染病學副教授Sanjaya Senanayake解釋科學如何回應網上流傳的那些COVID-19謠言。
Associate Professor Sanjaya Senanayake
Associate Professor Sanjaya Senanayake. Source: Stuart Hay, ANU
謠言:健康的年輕人如果感染了病毒不會有任何事情,只有老年人和其他有併髮症的人才容易受到感染。

Senanayake教授:“我們知道,髮生重症風險最高的是老年人,尤其是65歲或70歲以上的人,以及存在潛在健康問題的人。但是,我們看到年輕健康的人絕對會感染新冠、進入重症監護室甚至死亡,因此,即使一個年輕健康的人受到威脅生命的重症感染幾率非常低,但肯定存在。它併不是零。

“據我們所知,死於新冠的某些人完全健康。”

“全世界有超過25萬人死亡,其中約有20名兒童去世。我們不知道這些兒童是不是完全健康的。”

謠言:太陽的紫外線會殺死暴露的新冠病毒,所以日光浴可以使我免受病毒侵害。

Senanayake教授:“有證據表明,紫外線可能會影響流感等病毒,但這併不是非常有力的證據。看起來,一種名為UVC的紫外線可能對殺滅冠狀病毒活性作用很好,但對人有危險。

“對一種稱為Far-UVC的特殊類型的紫外線正在檢測。它對人類可能不危險,但對於病毒和細菌是致命的。但是,仍然缺乏良好的人體研究。”

謠言:吃大蒜、服用維生素D補充劑或服用草葯和家庭常備葯物可以預防冠狀病毒感染。

Senanayake教授:“這些沒有充分的科學證據證明。如果您服用大蒜等東西會使您感覺好些那很好,但如果認為可以阻止新冠就算了。”

謠言:喝熱水、酒精或檸檬水會清除我喉嚨裡的病毒。

Senanayake教授:“喝熱水和檸檬水可能會使您的喉嚨感覺好些,但不會殺死病毒。它沒有任何殺滅病毒活性的作用。”

謠言:病毒在感染肺部之前會在喉嚨中存活數天,併會被高溫破壞,因此在感染病毒後喝熱水可防止我生病。

Senanayake教授:“這種病毒的確從喉嚨和鼻子開始傳播,但是,正如我們之前所說的那樣,沒有證據表明漱口水、熱水會殺死這種病毒。”

謠言:經常喝水會把病毒衝洗到我的胃中,在那裡胃酸會殺死它,而不是傳播到我的氣管裡。

Senanayake教授:“沒有證據表明存在這種情況。多喝水有很多好處,但是抵抗新冠不是其中之一。得了COVID-19的人可以在他們的糞便中髮現這種病毒,因此,胃酸併不總是能殺死它。”

謠言:喝威士忌等烈酒會給我的喉嚨消毒,併殺死病毒。

Senanayake教授:“不,沒有證據表明喝酒精含量高的飲料會殺死病毒,這樣做可能會由於其他的原因而損害健康。

“我懷疑這個謠言可能來自這樣一個事實,也就是我們知道酒精消毒劑能夠有效地殺死您手上的病毒,但這是針對手而不是體內的,這是兩件截然不同的事情。”
A woman uses hand sanitizer before eating lunch, as coronavirus poses a challenge for nursing homes and the elderly
Hold for Virus Outbreak Nursing Homes story - Miriam Bago uses hand sanitizer before eating lunch Source: AP Photo/Brynn Anderson
謠言:抗艾滋HIV葯物PrEP可以保護我免於感染冠狀病毒

Senanayake教授:“ (謠言)之所以出現,是因為有一種抗艾聯合葯物Lopinavir–Ritonavir被假定具有抗COVID-19活性的作用。但是,《新英格蘭醫學雜志》髮表了一項隨機對照試驗,結果令人失望。這併不意味著葯物依舊沒有活性,但是那一項試驗沒有顯示出它的活性,我們還不得不看看其他研究結果是什麼。但是就算這個葯物被證明具有抗COVID-19的活性,也併不意味著其他HIV葯物也具有抗COVID-19的活性。”

謠言:抗瘧葯羥氯喹可以治愈COVID-19。

Senanayake教授:“這需要進行調查,因為它確實對病毒有影響,併且有一項臨床試驗表明它似乎已經殺死了該病毒,對病毒有很好的作用,但其他研究表明,它對病毒沒有很好的作用。”

“而且羥氯喹的另一個問題是,它不是一種無風險的葯物,它有副作用。特彆是它會影響心髒,影響心跳。”

謠言:經常洗熱水澡有助於預防冠狀病毒感染。

Senanayake教授:“沒有證據表明經常洗熱水澡有助於預防冠狀病毒感染。”

謠言:用鹽溶液衝洗鼻竇可預防冠狀病毒感染。

Senanayake教授:“如果您鼻子堵了,那可能會幫助您疏通阻塞的鼻竇,但不會殺死冠狀病毒。”

謠言:5G移動網絡傳播了COVID-19。

Senanayake教授:“我甚至無法理解5G技術如何傳播病毒,毫無道理。在沒有5G的國家和地區,新冠正在傳播。”

謠言:5G移動網絡削弱了免疫系統,因此是新冠大流行背後的原因。

Senanayake教授:“沒有證據表明5G產生的輻射足以削弱免疫系統。”
trolley
Source: Getty Images
提問:逛超市能感染病毒嗎?

Senanayake教授:“從理論上講,我們知道病毒可以通過飛沫傳播。噹人們咳嗽或打噴嚏時,它們可以進行飛沫傳播。這些飛沫可以停留在物體表面併在那裡存活。因此,從理論上講,您有可能通過類似摸超市裡的東西(例如超市手推車或櫃台)來感染病毒。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每次到週圍有新冠病例的社區外出時,都應確保經常用榦洗手液清潔手。”

“ (但是)僅僅因為您的手碰到病毒,併不意味著您已被感染。您有機會阻止它感染您,這就是為什麼您需要使用榦洗手液或用肥皂和水洗手的原因。因為這可以殺死手上的病毒,之後如果您觸摸嘴、鼻子或眼睛,那裡就不會有病毒感染。”

問題:如果得了新冠的人在很遠的地方打噴嚏,我會被感染嗎?

Senanayake教授:“一項研究表明,如果您咳嗽或打噴嚏,病毒可以傳播到8米之外,但這只是一項研究。(但是)我們認為,距離咳嗽或打噴嚏的病人至少1.5米遠的人沒有感染的風險。”

問題:如果感染者沒有打噴嚏或咳嗽,他們是否可以傳播病毒?

Senanayake教授:“就我們從公共衛生的角度來看,如何將某個人視為密切接觸案例有兩個定義:如果兩人面對面的聯系時間超過15分鐘,或者兩人已經在同一房間或密閉空間中呆了兩個小時以上(即使距離為1.5米)。

問題:從物體表面感染病毒的風險有什麼?

Senanayake教授:“從物體表面上得到病毒的風險較低,但還是有可能,如果您觸摸彆人剛接觸過的表面,則可能會有很多病毒,這時您的風險較高。但是如果有人在兩天前接觸過它,那麼這時病毒數量可能會少得多,因此您的風險就會大大降低。”

問題:病毒在物體表面上可以存活多長時間?在手上存活多久呢?

Senanayake教授:“ (我們知道病毒)在銅金屬上存活4個小時,在紙或紙板上存活24個小時,在不鏽鋼和塑料上存活長達72個小時。我們不知道它在手上的壽命有多長 。”
Steps to COVIDSafe Australia
Steps to COVIDSafe Australia Source: Australian Government/ Helen Chen
澳大利亞人必鬚與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離,請查看您所在州或領地的最新社交限制措施。

目前全澳各地進行廣泛的冠狀病毒測試。如果您出現感冒或流感症狀,請致電家庭醫生或全國冠狀病毒健康信息熱線1800 020 080安排測試

您現在可以在手機上下載聯邦政府推出的冠狀病毒追踪應用程序COVIDSafe

SBS致力於用63種語言向澳大利亞多元社區報道最新的COVID-19新聞和信息,詳情請前往:

更多信息前往,您同時可以收藏該網站關於

關注更多澳洲新聞,請在Facebook上關注,或在微博上關注

分享
Published 12 May 2020 11:40am
By Chiara Pazzano
Presented by Dong Xing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