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中國夫婦向SBS普通話節目講述了自己在2016年向中介機構和資訊公司支付35萬人民幣(約合7萬美金)實現“赴美生子”的經厤。
來自中國中部省份的梁先生*表示,自己兒子出生之後已經穫得美國公民身份。
根據美國憲法第14修正案,任何在美國領土出生的人都擁有美國公民身份。
梁先生表示自己是為了給兒子一個更好的未來,他說自己和中國一家公司籤訂了合同,該公司組織他即將臨盆的妻子住進了美國洛杉磯的“月子中心”——他稱該中心“就是租一個房子”。
“每天有專人給孕婦還有陪護的人做飯”,梁先生說。
“定期地拉你去醫生那做檢查。到臨產那一天馬上送你到醫院去,通知醫生過來。在醫院呆個十天就回到月子中心坐月子。”
梁先生講述自己經厤之前,美國總統特朗普曾表示要修改美國憲法,從而終止“生育旅行”。
特朗普特意提到由於這一“瘋狂的政策”,中國顯著受益。
“這個政策(出生公民權)創造了一整個產業鏈。它叫生育旅行,全世界懷孕的媽媽來到美國,讓他們的孩子立即成為永久公民,保證穫得所有的東西”,特朗普在10月31日在密囌裡的一個選舉集會上向自己的支持者說。
“你不會意識到這是一個多大的產業——這是一個產業。很多人來自中國。你會感到驚訝。中國現在排名第一。我們說的不僅僅是南美、拉美。我們說的是中國,亞洲的一部分。這很瘋狂。”

US President Donald J. Trump speaks at a Make American Great Again rally at Columbia, Missouri Source: AAP
未來選擇更多
梁先生表示,他這麼做是受到朋友啟髮,而且朋友向他介紹了這家中介。該中介協助他們夫婦穫得了赴美的籤證。
“第一呢,週圍有朋友,2015年、2016年的時候到美國生小孩的方式流行起來了。第二,作為曾經在澳洲留學和工作差不多有五六年(的人),對於西方的教育體制還有各項環境有一個深刻的認識”,他說。
“我還是更傾向於讓我的小孩以後有一個更多的選擇。”
梁先生說中國的諮詢公司提供“一條龍”服務,包括申請中國旅行證和為新生兒申請中國護照。
“中國的諮詢公司相噹於把我們‘賣給’(美國方面)。就我來看,目前(合同)法律效力在美國也處於灰色地帶。如果真出了問題的話呢,在美國也沒有辦法保證這些東西有效”,他說。
“我們的孩子現在是美國國籍。我和我夫人還是中國國籍。根據中國國籍法的規定,小孩的父母雙方任意一方是中國人,他出生就自動認為是中國人。所以說目前小孩在18歲以前還處於一種類似雙重國籍的狀態。”
“去中國領事館(為孩子)申請中國旅行證,有了這個東西回中國就不用申請籤證。”
梁先生表示,自己已經申請新的籤證前往美國,併表示家人正在考慮一起移民美國。
澳大利亞的“出生公民權”是怎麼樣的呢?
西悉尼大學法學講師詹森•唐納利(Jason Donnelly)表示,美國的做法與澳大利亞的做法大相逕庭。
唐納利對SBS普通話節目表示:“澳大利亞公民法案規定,如果在澳大利亞出生的嬰兒的父母是澳大利亞公民或澳大利亞永久居民,那麼孩子將擁有澳大利亞公民的法定權利。”
“然而,如果在澳大利亞出生的嬰兒的父母不是澳大利亞公民或澳大利亞永久居民,他們就根本沒有資格通過出生穫得公民身份。”
“與澳大利亞不同的是,美國憲法中體現了一種憲法權利,即如果你出生在美國,那麼你就被認為是這個國家的公民。然而,有一個選擇權轉移,那就是人們是否接受憲法的字面解釋。”
唐納利表示,澳大利亞的籤證類彆對意圖在該國生育的人提供了“間接制止”。
他說:“現行法律間接考察了通常被稱為真正標準的東西,這些標準附屬於所有類彆的籤證,無論是旅遊籤證還是商務籤證。”
“內政部長密切關注非公民進入澳大利亞的原因和目的,如果有證據表明他們併非出於真正目的而來,那麼拒絕進入我們國家將成為一個基礎性理由。”
“因此,澳大利亞確實間接涉及到審查非公民尋求入境的目的或主觀意圖。”
“另一個間接法是如果一個非公民來澳大利亞和出生在澳大利亞,併且其父母都非公民或永久居民,在父母的籤證到期成為非法非公民時,孩子也將成為非法非公民,噹局可以拘留他們。”
世界其它地區的出生公民權法律
除了美國,只有大約30個其他國家允許類似的“屬地主義”出生公民權法律,要求至少父母一方或雙方都是公民。
出生公民權在阿根廷、墨西哥、加拿大、智利和厄瓜多爾很普遍,但通常不適用於軍人或外國外交官的子女。
一個例外是哥倫比亞,如果父母是公民,或者可以證明他們在出生時是居民,就可以穫得公民身份。
除了南美和北美,巴基斯坦是少有的授予出生公民權的國家之一。該國在1951年確立了這一權利,適用範圍是在此時間點之後在巴基斯坦出生的、除了外國外交官的子女和“外國出生的敵人(即印度)”以外的所有人。
*報道中人物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