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法新社報導,從俄羅斯到中國大陸、英國到冰島,「巴拿馬文件」的曝光,讓捲入海外藏富事件的官員以及富人名譽蒙塵。但其中卻有一個族群得以倖免:美國名流。與此同時,德國《南德日報》(Sueddeutsche Zeitung)接獲巴拿馬文件的爆料的兩名記者表示,他們對文件曝光在全球引發的衝擊感到驚訝,並表示將有更多具爆炸性的揭露。
美國大亨與政治人物在巴拿馬莫薩克.馮賽卡(Mossack Fonseca)法律事務所披露的這份文件明顯缺席。這家事務所在全球各地成立數千家空殼公司,隱瞞所有者的身分,其中部分人士可能藉此避稅。
夢工廠(Dreamworks SKG)共同創辦人、好萊塢知名大亨蓋芬(David Geffen)也在名單當中,但沒有能和名單中冰島總理或俄羅斯總統親信份量相當的美國人遭點名,至少目前曝光的名字沒有。
「巴拿馬文件」由國際調查記者聯盟(International Consortium of Investigative Journalism)協助調查與公佈,該聯盟的副主任格瓦拉表示:“有很多美國人,但都比較像是普通公民。”
名單中美國人佔少數的原因之一是,在還有英屬維京群島(British Virgin Islands)以及開曼群島(Cayman Islands)等其他選擇的情況下,講西班牙文的巴拿馬較不吸引希望藏匿資金和境外活動的美國公民。
美國人不用到海外成立匿名公司藏匿資金和活動,在國內就可以這樣做。
懷俄明與德拉瓦等州允許成立這類公司,費用只需幾百美元。而美國的銀行雖通常規定得「知道客戶是誰」,但也可以跳過那項規定開設空殼公司帳戶,確保希望悄悄移轉資金者身分完全不被曝光。
READ MORE
逃税天堂:为什么偏偏是巴拿马?
巴拿馬密件爆料記者:會有更多驚爆
德國《南德日報》(Sueddeutsche Zeitung)接獲巴拿馬文件的爆料的兩名記者表示,他們對文件曝光在全球引發的衝擊感到驚訝,並表示將有更多具爆炸性的揭露。
38歲記者歐柏梅爾(Bastian Obermayer)說:“我從未想過會有這等反應,這起事件出現在每個電視頻道,我們也接到來自全球媒體的詢問。”
德國銷量第2大報《南德日報》接獲匿名消息人士所提供、超過1100萬份莫薩克馮賽卡法律公司的文件,對全球眾多富裕及權勢人士所進行的見不得人金融交易投下震撼彈。
自3日起,這起事件已經使冰島總理甘勞格森(Sigmundur David Gunnlaugsson)下台,迫使歐洲足球總會(UEFA)一名高官請辭,並使英國首相卡麥隆及阿根廷總統馬克里( Mauricio Macri)承受龐大壓力。
另名記者32歲的歐柏邁爾(Frederik Obermaier)在《南德日報》慕尼黑總部說:“資訊仍在揭露中。”他表示:“未來幾天,將有更多話題,會在眾多國家躍上頭版。”
READ MORE

对话何清涟:巴拿马报告的背后不是一场政治博弈?
國際調查記者同盟是誰?
上週1000多家報紙編纂的1150份文件,披露140多名政治人物秘密境外財務交易,包括現任與前任國家元首,以及運動界和演藝界名人。這份文件由國際調查記者聯盟(International Consortium of Investigative Journalism)協助調查與公佈。
國際調查記者同盟(ICIJ)是一個涵蓋超過65國,共190名記者的組織,目的在挖掘跨境犯罪、貪瀆和濫權。該組織於1997年由美國記者路易斯(Chuck Lewis)創立,總部設在美國華盛頓,是一個非營利且低調的組織,員工不多,資金來自慈善組織和私人捐助。
現在組織由澳洲記者賴爾(Gerard Ryle)掌舵,他2011年帶著250萬份數位檔案移居美國,靠著那些檔案,揭發出12萬家境外公司和將近13萬人。
調查記者同盟以爆料網站維基解密(WikiLeaks)為師,仰仗法國《世界報》(Le Monde)、香港《南華早報》(South China Morning Post)、英國廣播公司(BBC)、美國《華盛頓郵報》 (Washington Post)等知名全球性新聞組織取得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