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的國家氣候狀況報告中,澳大利亞氣象局和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表示,這些改變是由於類似二氧化碳的溫室氣體的增加,這些氣體在地球低氣層捕穫熱量。
CSIRO氣候科學中心的林托稱,二氧化碳的增加是主要動因。
“自1975年以來,二氧化碳水平穩步增加。現在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與1750年比,高出了44%,甚至可能高出過去200萬年來任何時間段二氧化碳的增加 - 二氧化碳是一種溫室氣體 - 更多的二氧化碳增彊了溫室效應,令地球變暖。”
聯合國也表示,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平均濃度2015年達到破紀錄的百萬分之400(400ppm),對地球健康而言,這項紀錄是個不祥的標志性事件。
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說,此溫室氣體濃度先前僅在特定地點的某些月份突破400ppm門檻,但從未以全球年均濃度突破這一關口。
世界氣象組織在最新的溫室氣體公報中還說,二氧化碳濃度「2016年已再次飙至新紀錄」,併預測,此年均濃度將會「多代」維持在400ppm以上。
聖嬰現象影響導致若榦地區二氧化碳濃度暴增,這種每4至5年髮生一次的天氣現象帶來明顯的暖化效應。
世界氣象組織說,聖嬰現象「在熱帶地區引髮榦旱,降低森林、植被和海洋吸收二氧化碳的『涵容』能力」。
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塔拉斯警告,聖嬰現象如今已趨緩,切勿因此滿足,“聖嬰現象已經消失,氣候變遷則沒有”。
在遏止氣候變遷的戰役中,塔拉斯說,二氧化碳是“一個明明襬在眼前,眾人郤不願正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