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駐華大使傅關漢(Graham Fletcher)週三在大使館與中國官媒《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共進午餐。
胡錫進在其微博上髮帖透露自己受邀在12月9日與傅關漢午餐,兩人討論噹下的澳中關系。
胡錫進認為“現在做駐中國大使不是件輕松的事”,“在中國人看來,澳是目前除美國之外對中國最不友好的國家”,併列舉將華為排除在5G建設之外、《反外國榦涉法》的通過以及南海問題等。
而傅關漢則認為,澳大利亞在做維護本國利益必要的事情,它對華為的政策與日本是一樣的。
他指出,澳大利亞針對很多與中國有關問題的表態與美國是有區彆的,希望改善同中國的關系。
同時他也說,澳大利亞是美國的盟友,這一點不可改變。
傅關漢自2019年起接替安思捷(Jan Adams)擔任駐華大使,是一名中國問題專家,會說普通話,在成為駐華大使前,他是澳大利亞外交與貿易部北亞分部的負責人。
據《澳大利亞人報》報道,外交與貿易部併未對這頓午餐的置評請求作出回應。
而胡錫進呼籲澳大利亞“改變對中國的態度”,“在行動上做出調整”。
“否則的話,老胡預測,中澳關系很難回暖,澳大利亞還將繼續為它不合情理的對華政策付出代價。”在微博上擁有2400萬粉絲的胡錫進寫道。
在中國對一系列澳大利亞出口產品實施高額關稅或暫停進口後,貿易部長西蒙·伯明翰(Simon Birmingham)指責中國通過對澳大利亞商品的一系列制裁破壞了《澳中自由貿易協定》。
他在週三說:“中國政府對澳大利亞商品實施(制裁)的針對性,令人擔憂中國是否遵守了《中澳自由貿易協定》和身為世貿成員的字面和精神層面的義務。”
“我們繼續就針對澳大利亞的明顯的潛在歧視舉動的問題提出關切。澳大利亞政府正在考慮傳統的爭端解決方案,以支持我們的出口商,確保他們能夠在公平的條件下競爭。”
但中國駐澳大使館週三髮文反駁了這一說法。
有報告預測,包括蜂蜜、水果、乳制品和維生素在內的澳大利亞出口產品可能會成為下一個被中國加徵關稅的對象。
自澳大利亞支持病毒起源調查引髮中國不滿後,胡錫進曾將澳大利亞比作“粘在中國鞋底上的嚼過的口香糖”。而在兩國近期頻密的貿易事件中,胡錫進還曾為澳大利亞起了多個“綽號”,包括紙貓、協警以及西方文明的“城鄉結合部”等,在社交媒體持續引髮爭議。
READ MORE

你好,澳大利亚
READ MORE

澳大利亚各州和领地实施的COVID-19限制措施
READ MORE

澳洲COVID-19新冠疫情和疫苗:我们必须了解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