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全球知名評級機構穆迪將中國評級由Aa3下調至A1,評級展望由負面調整為穩定。該機構稱,隨著潛在的經濟增長放緩,中國財政狀況在未來幾年或有所疲軟,經濟層面的債務水平也將繼續上升。鑒於澳大利亞經濟對中國的極大依賴,中國經濟有問題就是澳洲經濟有問題,澳元彙率也隨之下跌。而且有意思的是,由於人民幣併非自由兌換的貨幣,因此消息傳出後中國方面出手成功榦預市場,推動人民幣彙率不跌反漲,澳元反而成為了唯一“受傷”的貨幣。
那麼是不是說目前澳元的走低真的都是外部環境造成的呢?事實上,澳大利亞經濟未來的前景恐怕併不樂觀,因此不少機構在最近幾天紛紛髮布報告看空澳元未來走勢。比如西太平洋銀行就在本週表示,由於近期澳洲本地的經濟數據不佳,預計12月RBA有25%的幾率降息——此前不少機構認為會在今年年底面臨加息可能,因此對未來澳元走勢持悲觀態度。
這種悲觀與目前澳洲經濟自身面臨的重重困難有著密切聯系,這主要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看:
第一,鐵礦石價格下跌與中國經濟風險增加,導致外貿前景黯淡。在過去幾個月中,澳洲經濟數據中最大的亮點噹屬連創新高的貿易盈餘,這是鐵礦石出口量劇增與一季度國際金屬價格反彈共同作用的結果。但自二季度以來,鐵礦石價格再次出現斷崖式下跌,併在本週創下60美元每噸以下的近半年新低,再加上中國對房產市場的嚴格控制可能導致需求增速放緩,使得未來澳洲延續高額貿易盈餘的可能基本沒有。

國際鐵礦石價格走勢圖(單位:美元/噸) Source: tradingeconomics.com
第三,本地消費始終無法走出寒冬。除了以上提到的外貿和固定資產投資這兩個方向之外,一國經濟三大組成部分裡的最後一個,通常也是最重要的就屬國內消費了。但澳大利亞的內需已經連續多年走低,無論是持續難見增長——甚至是扣除通脹後負增長的工資水平;還是本地零售銷售額已經連續兩個月下跌的事實,讓人看不到任何本地消費市場恢复的曙光。而週二髮布的最新ANZ-Roy Morgan數據顯示,儘管上週的消費信心上漲1.5%,但112.2的讀數仍低於長期均值112.9,消費者對於目前以及未來的經濟狀況預期依然較為悲觀,事實上這一數據自進入今年第二季度以來就持續下行,總體表現在過去三年中都乏善可陳。
綜合這幾個角度來看,儘管澳大利亞在過去兩個季度的GDP數據看似“很美”,但提振增長的鐵礦石價格飙升和地產市場建築活動已經一去不复返,今年後三個季度的經濟增長數字恐怕將會一路向南!與此相應的,澳元進一步貶值也很可能只是時間問題了。(作者:魏睿昊,轉載鬚經許可)

ANZ-Roy Morgan消費者信心指數圖 Source: ANZ-ROY Morgan
READ MORE
魏睿昊:“一带一路”与澳大利亚无关?

Source: sbs mandar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