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號撞正周五】「黑色星期五」不祥之名從何來?

西方文化一向認為每月第13天若為星期五,即為不祥。然而,「黑色星期五」的起源素來富爭議性,更隨著時間而不斷演變。到底其不祥之名從何來?我們應該害怕嗎?

A car drives along a road at night.

Friday the 13th - when the 13th day of the month in the Gregorian calendar falls on a Friday - is considered by some to be an unlucky day. Source: SBS

要點:
  • 「黑色星期五」所指的是每月第 13 日剛好是星期五。
  • 西方文化傾向認為這一天不吉利,但其起源一直存在爭議。
  • 有研究指出,這一天並不比其他任何一日更不幸,但「不祥」的概念卻影響著人們的行為。
「黑色星期五」是西方文化中最大名鼎鼎的迷信故事之一,總會讓人們有種不祥不幸的觀感。

只要公曆中每月的第 13 天剛巧是星期五,好一些人就會認為這天不祥。

有專門研究恐懼症的心理治療師甚至創造了術語「Paraskevidekatriaphobia」,形容人們對這一天的非理性恐慌。

梅鐸大學(Murdoch University)研究員斯特嘉絲(Dr Kylie Sturgess)博士指出,所謂「黑色星期五」的講法,多年以來一直極富爭議,人們對其起源、「不祥」的原因,以及是否應該害怕和避諱,一直爭論不休。

「黑色星期五」起源

斯特嘉絲博士解釋,根據公曆的結構劃分,其實每年至少會有一個星期五出現於該月的第 13 日,有時會多達三個。以今年為例,則會於 1 月和 10 月出現。

她說,西方文化傾向認為這一天不吉利。而且,其起源是有爭議的,更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演變。

斯特嘉絲博士向 SBS 新聞表示:「如果說『黑色星期五』有一樣講法是大家都認同的,那就是很多人對其為何它不祥,往往各持己見。」

日耳曼傳說(Teutonic legend)是一種以古日耳曼人和北歐民間宗教為基礎的神話。在這傳說,邪神洛基(Loki) 參加了一個 12 眾神的晚宴,他成為晚宴上的第 13 個神。洛基在席間迷惑諸神,並將他們殺害。

而基督教傳統中,最後的晚餐有 13 位參與者 — 耶穌基督和他的門徒,據說這是在耶穌受難日受難之前舉行的。
然而,並非所有文化或宗教都認為 13 號星期五屬於不祥。

根據印度教曆法,每月第 13 天被稱為「Trayodashi」,信眾會在這天崇拜濕婆神。濕婆神是印度教三巨頭中的第三神祗。

又例如,在希臘和西班牙語國家中,不祥的 13 日是在星期二;而在意大利,「黑色星期五」卻是在每月 17 日。

斯特嘉絲指,時至今日,在美國恐怖電影的大行其道下,「黑色星期五」正隨流行文化不斷推廣。

研究證明了甚麼?

近年來,英國和歐洲的研究人員圍繞所謂 「黑色星期五」,進行了一系列研究,以了解人們的健康、行為和迷信思想的聯繫。

有研究著眼於比較倫敦某地區在「普通星期五」和「黑色星期五」的交通事故率。研究發現,儘管於「黑色星期五」路上的司機有所減少,但當日入院人數卻的確顯著增加了。

但研究員提醒,需要更多、更大量的樣本數據,才能得出結論。而且當中更可能涉及其他「未被識別的因素」,例如駕駛習慣和事故率等。
收聽節目
Laser360 - 20230113 BLACK FRIDAY - PODCAST REVISED image

【當13號遇上星期五】笑談「黑色星期五」

SBS Chinese

05:51
多個不同的英國研究,從 2021年起的收集了在「黑色星期五」間於大型醫院值班的醫生的工作數據,並將之與「普通星期五」比較。結果發現兩者並無顯著差異,因而能推斷「『黑色星期五』的手術室並沒有比其他任何星期五更繁忙」。
A calendar marking Friday the 13th.
Based on the Gregorian calendar, there is always at least one Friday the 13th every year and sometimes up to three. Source: Getty / Stockbyte
儘管有一項研究發現,芬蘭女司機在當天的車禍略有增加,但研究人員表示,這「很大程度是因迷信而引致的不安」。其後續研究更得出結論,「黑色星期五」更容易有交通意外的說法並無十足的證據支持。他們更傾向認為「因迷信而疑神疑鬼」可能在影響著人們。

斯特嘉絲強調,這些證據「確實表明了『黑色星期五』並不比其他任何一天都不幸。」

「總的來說,我們可以討論的是人們在這一天的行為習慣,以及他們是否會受到這不祥觀念的影響。」

結論 — 我們應如何對待「黑色星期五」?

斯特嘉絲說,在這樣的一天感到不安並非罕見。

「迷信這件事一直都非常流行、也很普遍。事實上,焦慮不安也很常見,但我們不應讓它控制你的生活。」

「因此,如果你這今天感到有點焦慮,請記住,這與其他任何一天其實並無不同。」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

,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


分享
Published 13 January 2023 11:34am
By Emma Brancatisano
Source: SBS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